您的位置: 天橋藝術中心 > 行業新聞 > |
|
|
大型民族音樂劇《尋找杜甫》20日國家大劇院首演 |
|
|
時間:2016.08.15 作者:天橋藝術中心網站管理員 點擊:1592次 |
|
|
昨日,中央民族樂團和成都民族樂團歷時兩年聯合打造的大型民族音樂劇場《尋找杜甫》,在中央民族樂團音樂廳舉行首演新聞發布會。《尋找杜甫》將于本月20日、21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正式演出。11月該劇將回到成都進行演出。 首創“音樂劇場” 表現古代文化名人 《尋找杜甫》以音樂詩劇為切入點,用立體式的音樂全景式地展示了杜甫的一生。杜甫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 該創演活動由中央民族樂團和成都市文廣新局主辦,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研究院承辦,中央民族樂團、成都民族樂團聯合執行演出。《尋找杜甫》首次采用大型民族樂團塑造展示中國古代文化名人的藝術形象,以民族音樂劇的形式表現中國古代文化名人,這在中外舞臺和整個音樂界尚屬首次。除演奏中的樂器聲響外,劇中樂手的肢體聲和吟誦聲以及舞臺上發出的所有聲響,都可算作作品的一部分。同時在視覺的呈現上將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元素,一切都將圍繞“尋找”展開,為此在表演形式上,把它界定為“音樂劇場”。 該劇演奏人員均由中央民族樂團與成都民族樂團演奏家擔任。主創人員陣容強大,國家一級導演、北京人藝導演易立明擔任導演;國家一級作曲、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作曲、北京人藝作曲梁仲祺擔任作曲;中央民族樂團駐團指揮何建國擔任指揮和藝術指導。 八易其稿 三個篇章講述杜甫一生 該劇以杜甫生命中的三個重要階段為創作主軸,分為《田園》《離亂》《夢想》三個篇章,在音樂中鋪陳戲劇,在戲劇中展現音樂,在吟誦中重構杜甫的人生境遇與內心世界,演繹了杜甫輝煌而跌宕的一生,借助音樂表現了杜甫憂國憂民、向往天下大同美好社會理想的偉大情懷。讓當代人感受到杜甫夢想的同時,啟迪當下,知往鑒今。 為了更好展現杜甫一生,主創團隊多次到全國各地采風,八易其稿,最終確定了“音樂劇場”的表現形式。此外,在該劇創作過程中多次召開專家聽證會,聽取了大量專家建議。成都晚報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演出現場將有超過150位民族樂手組成的大型民族樂團,和12臺現場攝像機及8臺數字投影儀組成的多媒體現場影像,結合當代舞臺藝術的表現手段及風雨雷電和四季景色的自然音響,將為觀眾呈現一臺藝術風格獨特、視聽感受超乎尋常的詩樂盛宴。 北京成都之后 還將啟動全國巡演 《尋找杜甫》已被文化部列為2016年國家院團作品展演首演劇目,這是中央民族樂團和成都民族樂團繼2014年聯袂演出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錦城絲管》后再次合作的大型項目,也是成都市文廣新局2016年的重大藝術項目。同時,該作品的創作展演是我市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一系列講話精神,繁榮藝術創作生產和演出的重要舉措;是展現成都深厚的詩歌文化底蘊,展現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有效途徑;是成都發展音樂產業,積累藝術資源的有效途徑;更是成都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繁榮成都舞臺,促進文化消費增長的新舉措。 中央民族樂團與成都民族樂團的再次合作,既是中央直屬文化院團走基層、幫扶地方院團發展的具體舉措,同時也有助于促進整個民族音樂事業和音樂產業的發展。 《尋找杜甫》除了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首演以外,還將移師成都進行演出,并計劃在國內進行巡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