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介紹
在為了愛情,我拋下了母親。再回到20歲的時候,我們都更懂愛了。
秀云與女兒彩珠在丈夫因公殉職后,依舊維持著交換日記的傳統,不間斷地寫著每日發生的事,并且總是留了一頁空白給過世的丈夫,相依為命的兩人,直到彩珠嫁到了臺北,距離使得母女感情漸淡。
即使丈夫家暴,彩珠仍盡力扶養女兒曉妮長大,希望能給曉妮一個完整的家,然而曉妮未婚懷孕的問題卻導致母女兩人關系破裂,懷著孩子的曉妮,不顧媽媽反對,決意離家展開新的生活。母女兩人每月僅透過email,像例行公事般交代著生活近況,即使心里彼此掛念,誰也不愿表露于形,而這是唯一一條維系著母女感情的線。
直到有一天,曉妮發現,為何再也沒有收到母親的來信呢?外婆秀云來電告訴曉妮,彩珠得了失智癥......
科技發達、信息快速的現代,人類的觀念和想法不斷在快速地變化,每個家庭之中,父母和孩子的想法總是有時代的落差,更別說祖孫之間的代溝有多深了。然而,「家」的傳承,就和血緣一樣,一代接著一代,就算時間流逝、環境改變,一個家族的精神,總會延續下去,關于這個家的故事,就會一直流傳下去。
傳統的觀念里,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總有一天會結婚生子,離開原生家庭;然而,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與家人之間的親情就會消逝淡化了嗎?分隔兩地生活,距離是否會影響感情?亦或家人們住在一起,卻不再溝通,彼此間的距離其實更遙遠呢?
靈感來源為本劇歌曲原創者鄭帆婷,童年因父親于警匪對戰中不幸殉職的緣故,在單親家庭的背景下長大;此外,原創導演高天恒的外婆因患有失智癥,影響其成長的生命歷程。因此,《家•書》為兩位創作者的成長背景與心路歷程,包含「交換日記」作為家人間的溝通橋梁的設定,乃為真人真事。
失智癥三個字只是一個病癥的名字,卻也代表著人漸漸地失去了記憶,失去記憶也等于失去感情了嗎?透過失智癥議題的演繹,希望能忠實地呈現失智癥與家人間的相處與情感的變化;常常我們認為生病的人是最辛苦的,但其實真正需要醫生治療的,往往是照顧病患的家人,家人承受著被遺忘的痛苦,忍受希望不斷消失的難過,而患者如何面對自己的遺忘,皆是《家•書》所欲探討的議題,因此特別咨詢醫學顧問的專業建議,讓觀眾能更了解失智癥。
單親家庭的羈絆
三個世代的母親與女兒三位女性,是母親,也是女兒。《家·書》欲描繪不同世代的養育觀念與社會環境,形塑出不同世代的女性樣貌,對于「單親家庭」的觀念也隨之改變;第一代女性,因為丈夫的意外,不由得成為單親家庭;第二代女性,百般忍讓丈夫,只為給孩子完整的家;第三代女性,對孩子的自主負責,擺脫家庭道德觀。
1995年與琇琴共組重唱團體,錦繡二重唱,入圍金曲獎第12屆最佳重唱組合獎入圍金曲獎第13屆最佳重唱組合獎。2003年開始參與戲劇拍攝,因為精湛的演技與實力,在電臺、主持、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累積了許多的作品。
《歡喜來逗陣》《這里發現愛》《翻滾吧!蛋炒飯》《鳥來伯與十三姨》《魔女18號》《幸福一牛車》《天下父母心《倪亞達》《33故事館》《我愛美金》《丘醫師的愿望》《白袍的約定》《車牌仔》《幸福蒲公英》《快樂總鋪師》《路長情更長》《PMAM》《逆光真愛》《海海是風景》《菩薩到我家》
《阿牛云國歷險記》《2003全民亂演救臺灣》《梁祝》《我要成名》《我要成名歌舞劇之美好世界》
《新龜兔賽跑》《微風往事-民歌音樂劇》《溫馨禮贊慈母心》《武松打WHO?!》《武松打虎》《紙風車幻想曲2》《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我們在畢業制作前一周爆炸》《歡迎光臨餓蘑島》《巧虎大型舞臺劇-飄浮城堡的魔幻歷險》《巧虎大型舞臺劇-勇闖冒險島《歡迎光臨餓蘑島》《紅鼻子》《尋找作者的六個劇中人》《出氣筒》《戲說三國》 來
自臺東的卑南族南王部落,從國高中開始接觸樂團,并和身為樂手的父親學習唱歌。畢業于戲劇學系表演組,專長為流行國語歌曲與原住民母語歌曲演唱、舞臺劇戲劇表演、詞曲創作以及歌唱的教學。聲音質地甜美、清亮充滿穿透力,無論是演唱、樂團表演或是戲劇表演皆有特色。
在狀態音樂擔任VOCAL(主唱)課程之授課老師,教學已有5年資歷;在國立臺北護理大學、海洋技術學院、致理技術大學教授社團歌唱課;創作歌手王上頡的歌唱指導老師;參加原民臺的歌唱節目《圓夢舞臺Volayan》;參加星光大道擔任PK選手。商業演出方面:名留集團尾牙歌手、神達集團春酒歌手、東方航空感恩晚宴歌手等⋯⋯演出時間: 2016年9月30日至10月1日 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