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天橋藝術中心 > 行業新聞 > |
|
|
音樂劇《我,堂吉訶德》 |
|
|
時間:2016.10.24 作者:天橋藝術中心網站管理員 點擊:1387次 |
|
|
音樂劇《我,堂吉訶德》 《我,堂吉訶德》 演出時間:2016年11月18日至20日 19:30 演出場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中劇場 演出票價:380/280/180/100/50 演出時長: 120分鐘 演出類型:音樂劇 購票電話:400-600-4100 劇情簡介 十六世紀末,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因為向一所修道院征稅而被宗教法庭逮捕入獄。獄中的囚犯們要搶奪塞萬提斯的手稿,為了保全它,塞萬提斯帶著仆人和囚犯們排演了這樣一出戲劇:窮鄉紳阿隆索?奎哈那因為閱讀太多騎士小說而發了瘋,決心當一名游俠騎士,披掛出征,打抱不平。他稱自己是拉曼查的騎士堂吉訶德,帶著仆人桑丘踏上了征途。冒險路上,他把臉盆認作金盔,把村婦喚成公主,執著地追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經歷著有笑有淚的旅程…… 戲劇排演過半,牢房中響起了宗教法庭官員不祥的腳步聲。塞萬提斯究竟能否保全手稿和生命?劇中的堂吉訶德又將何去何從?一切的結局,仍懸在這黑暗的地牢之中…… 創作背景 音樂劇《我,堂吉訶德》取材自西班牙名篇瑰寶《堂吉訶德》,及其作者塞萬提斯的生平,但又將原作中的劇情做了延伸和展開,采用“穿越”、“戲中戲”的亦真亦幻的形式,巧妙的將堂吉訶德的冒險經歷與塞萬提斯的思想歷程相結合。這一獨特的戲劇結構,使得這一基于經典文學的藝術演繹跳脫時代背景的限制,而擁有了豐富的現實意義。 1965年,音樂劇《我,堂吉訶德》在百老匯首演,立刻引發巨大反響。在當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我》劇首輪演出持續了整整5年,創造了2329場的連演紀錄,至今依然在百老匯連演排行榜上雄踞高位。在次年的托尼獎(美國戲劇最高獎)上,《我》劇橫掃頒獎禮,一舉包攬了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詞曲創作、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五項大獎。 此后的半個世紀里,《我,堂吉訶德》四度重登百老匯舞臺,成為百老匯復排次數最多的音樂劇之一,并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包括我們的亞洲近鄰日本與韓國,更是反復上演,觀劇熱潮持續至今。這些本地化制作不少仍然在繼續演出,在各地積累了不亞于百老匯的廣泛觀眾群,足以證明這個故事的受眾,已經超越了國別、語言和民族的差異。 2012年,《我,堂吉訶德》英文版由七幕人生音樂劇引進獨家版權,在中國本土首次公演。兩輪60場的演出,獲得了中國觀眾和媒體的熱捧,包括徐小平、王功權、李銀河在內的各界名流紛紛前來觀看,并給與了極高評價。 2015年恰逢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初版400周年、根據這部巨著改編的百老匯音樂劇《我,堂吉訶德》首演50周年。七幕人生音樂劇團隊選擇在這一年推出《我,堂吉訶德》的首個中文版制作,并在上海連演18場,獲得滿堂贊譽。 2016年,《我,堂吉訶德》中文版在5月20日登上北京保利劇院的舞臺,并將于2016年11月18日—11月20日來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與更多觀眾一起走進堂吉訶德,走進塞萬提斯,致敬光榮與夢想,摘取遙不可及的星。 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 To fight the unbeatable foe To bear with unbearable sorrow To run where the brave dare not go To right the unrightable wrong To love pure and chaste from afar To try when your arms are too weary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追夢,不會成真的夢, 忍受,不能承受的痛, 挑戰,不可戰勝的敵手, 跋涉,無人敢行的路。 改變,不容撼動的錯, 仰慕,純真高潔的心, 遠征,不懼傷痛與疲憊, 去摘,遙不可及的星! “不會成真的夢”(The Impossible Dream)是《我,堂吉訶德》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唱段。該曲曾被上百位知名歌手以多種音樂風格翻唱并錄制成唱片,包括搖滾巨星貓王、爵士天王弗蘭克?辛納屈特拉、老牌流行天后雪兒、新生代歌后珍妮佛?哈德森等等,甚至包括歌劇天王多明戈,橫跨爵士、搖滾、流行和歌劇等多個領域,傳唱半個世紀依然經久不衰。 主創團隊 出品方:七幕人生音樂劇 曾出品《Q大道》《一步登天》等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中文版 導演:約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 美國著名戲劇導演,莎士比亞戲劇專家。從2002年開始在中國生活,任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 約瑟夫?格雷夫斯主要在美國和英國從事戲劇及電影方面的導演、表演和寫作工作,在法國、德國、意大利、新西蘭和中東地區也留下過他工作的足跡。他導演的話劇、歌劇和音樂都曾作為重點劇目登上西方舞臺,從英格蘭的倫敦西區到美國的紐約和洛杉磯。除此之外,他的導演作品還遍布英美的地方劇院以及莎士比亞戲劇節。代表作有《我,堂吉訶德》《屋頂上的小提琴手》《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俄克拉荷馬》《窈窕淑女》《伊利亞特》《箱子里的人》等。 中文劇本總監&歌詞譯配:程何 畢業于清華大學,數年來長期從事大型音樂劇歌詞譯配工作,主導或參與過國內至今本土化的所有百老匯大型音樂劇的歌詞譯配,曾與譯配大師薛范先生合作并受其指導。擁有國內領先的音樂劇本地化經驗。譯配作品包括音樂劇《變身怪醫》《吉屋出租》(工作坊制作),《媽媽咪呀!》中文世界首演版,《貓》中文世界首演版,《我,堂吉訶德》《一步登天》《Q大道》中文世界首演版等。 劇本顧問:馬伯庸 著名作家,《我,堂吉訶德》中文劇本顧問。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古董局中局》《風起隴西》,中篇小說《末日焚書》《街亭殺人事件》等。作品《寂靜之城》2005年獲國內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銀河獎”。《風雨<洛神賦>》獲2010年人民文學獎散文獎。《破案:孔雀東南飛》等短篇獲2012年朱自清散文獎。《古董局中局》入選第四屆中國“圖書勢力榜”文學類年度十大好書。 各界評論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在演出期間觀察觀眾的反應,在觀看中文版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國觀眾逐漸被故事吸引,有一些觀眾甚至落淚。整體卡司的聲音都很美,導演的編排很流暢。我非常喜歡中文版的處理。” ——《我,堂吉訶德》百老匯原版作者遺孀 “非常完美的演出,全程我都處于非常激動的狀態。盡管我之前參與了劇本譯制,對故事熟到不能再熟,可看到舞臺呈現音樂響起時還是一瞬間眼眶濕潤—這大概就是音樂劇的魅力吧。這部戲有著巨大的感染力。” ——著名作家馬伯庸 今晚我在上海看了由七幕人生演出的《我,堂吉訶德》。我非常認同這出戲的價值觀,非常欣賞它的翻譯,并感謝演員們的辛勤勞動。盡管我認為它如果以話劇的形式來呈現將更完美,但還是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觀看。 ——學者易中天 剛看完七幕人生《我?堂吉訶德》北京首演。很精彩。很感動。把風車當巨人,認娼妓作公主,帶著蠢萌仆人桑丘闖蕩江湖的中二騎士堂吉訶德就是塞萬提斯本人的化身。不管是為追逐虛妄的幻想,還是為反抗不公的現實,中二一點其實沒什么不好的。最后,塞萬提斯就是用中二感動了所有犯人,也感動了全場觀眾。中二一次不難,難的是中二一輩子。有夢想的人啊,就讓我們一起中二吧! ——知名脫口秀譯者谷大白話 推薦大家這幾天去保利劇院看《我,堂吉訶德》,漢化無可挑剔,劉陽的表現也精彩,為這個劇的完成度感到驕傲,他們完成了The Impossible Dream。 ——歌手梁歡 強烈推薦大家最近去看保利劇院的《我,堂吉訶德》,看得太難過也太激動。尤其是堂吉訶德這個人物的臺詞漢化簡直精妙,文雅、荒誕又帶著一絲江湖氣。在看原著的時候我經常感覺憤怒,作者對于自己的主人公太未免過于刻薄太過險惡。可是在這個舞臺上,堂吉訶德還是堂吉訶德,不同是他的一切荒誕和浪漫都得到了原諒,他還是塵世中不朽的幻想者,浪漫至死,令人著迷。 ——作家普二丁 普通觀眾 ◆全劇的音樂讓人驚艷,演員們的演繹又無懈可擊,動聽又動人,震撼又振奮—-一開場女吉他手的solo就讓人迅速入戲;堂吉訶德一開嗓,“茫茫征途”就此開始……印象最深的兩曲,一是阿爾東莎為騾夫們療傷后又被其屈辱時,對著堂吉訶德唱起了絕望的自白,歇斯底里的嗓音唱得句句戳心;二是慣出全劇的“追夢,不會成真的夢;忍受,不能承受的痛;挑戰,不可戰勝的敵手;跋涉,無人敢行的路……”不論夢里夢外都振奮人心,讓人充滿希望! ◆喜歡上《我,堂吉訶德》的時間也不算久,最早知道她還是2012年看《新聞編輯室》,里面的男主角威爾每當要做一些可能危及職業生涯的自殺式選擇時總會冒出一句里面的臺詞,從那時起我知道了這是一部多么偉大的作品。就不重復什么理想主義的頌歌之類的溢美之詞了,至少無論從譯制、演唱、舞臺效果哪一方面來看,水準都完全可以用精良來形容,飽含制作者的熱情與誠意,完全值得花上一個晚上的時間去享受。 ◆如果說一刷是看整體感,那么二刷就會開始注意很多細節:比如馬和騾子間有趣的打架、阿爾東莎的信物是一塊踩了狗屎之后擦過鞋的臭抹布、今天女主的麥在重頭戲時斷聲,引起一番觀眾小騷動,不過幸好演員們都很淡定撐到麥出聲。這是一部看完流淚還會無限循環主題曲的音樂劇! 受封騎士 “小小鳥” 鏡子騎士 天橋音樂劇演出季介紹: 天橋音樂劇演出季是西城區三大藝術品牌活動之一,另外兩個活動是合唱節和芭蕾舞演出季,它們共同繁榮著西城區和北京市的文化藝術市場,豐富了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推動音樂劇在國內的普及,繁榮音樂劇演出市場,也為了加強演藝區的優質內容建設,將“天橋”打造成北京走向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2014年,北京天橋演藝聯盟在各級政府領導和相關單位、企業的支持下,開啟了天橋音樂劇的品牌建設之路,舉辦了“第一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就此,音樂劇在天橋演藝區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隨著天橋藝術中心這座專業的音樂劇演出場館的開幕,也將建設天橋音樂劇基地的愿景變得逐漸清晰。時隔兩年,“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開幕在即! “第二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由中國音樂劇協會指導,北京天橋演藝聯盟主辦,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北京天橋演藝區指揮部、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支持,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承辦,北京華融新媒廣告有限公司協辦。本屆演出季將于2016年10月至12月分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大、中、小劇場舉行“10+1”部音樂劇精彩演出。 北京天橋演藝聯盟簡介: 北京天橋演藝聯盟是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立足首都演藝核心區的建設與發展。聚合文藝創作與表演團體、演出場所、文化藝術投資與經紀公司、票務代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以及與演藝相關的金融、科技、商務、基金會及其他有資質的國內機構和個人。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服務聯盟成員,整合演藝資源,促進協作與資源共享,加強演藝資源與市場對接,以公共服務、品牌塑造、產業引導、宣傳推廣、市場拓展為主要工作內容,實現協作聯動、互補共贏的發展目標。北京天橋演藝聯盟現已聚集百余家演藝及相關行業機構及個人,其中文化部直屬藝術院團9家,北京市屬院團9家,其它各級院團、民營演藝機構、演出場所、文化公司以及金融、媒體、版權保護等演藝相關單位85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