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平凡的世界》是根據路遙獲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改編,由陜西省文化廳出品,陜西演藝集團、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制作并演出的大型現實主義題材話劇。本劇故事以陜北黃土高原雙水村三家人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描繪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這是一部用溫暖的現實主義來謳歌普通勞動者的文學作品,它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 話劇《平凡的世界》主創團隊匯集了業內頂級大家,力圖打造最貼近原著神韻的舞臺作品。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話劇《白鹿原》的編劇孟冰,搭檔曾導演、制作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宋提刑官》《林海雪原》《走西口》等熱播電視劇的導演宮曉東,再由國家一級導演、陜西省戲劇家協會理事、陜西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李宣擔任制作人。此外,舞美設計由作品享譽國際的中國當代劇場視覺藝術先鋒代表張武操刀,燈光設計則由連獲七屆話劇金獅獎、六屆文華獎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燈光設計邢辛出馬。另外,擔任《追兇者也》《邊城兇案》《毛澤東在西柏坡的遐想》服裝造型設計的丁冀燕與斬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獎、文華獎、話劇金獅獎等獎項的音響設計師,總政話劇團音樂音響設計創作室副主任趙曉丹保證了本劇視覺與聽覺的震撼呈現。他們對劇本創作的反復推敲完善、舞美效果的精雕細琢、服裝音樂的精益求精,力求這部經典之作以一流的水準得以在舞臺上呈現。 在制作團隊中,還有目前國內最優秀的話劇打造團體之一的陜西人民藝術劇院,陜西人藝自建院以來,創作、改編、排演了大型話劇160多臺,演出6000余場,觀眾達420萬人次。在六十余年的藝術創作中,陜西人藝多次獲得國家級重量獎項 “梅花獎”、“金雞獎”、“文華獎”、 “金獅獎”、“五個一工程獎”。先后創作了《白居易在長安》、《古城墻》、《安家小院》、《世紀之門》、《郭秀明》、《又一個黎明》、《鐘聲遠去》、《天心順》、《燈火闌珊》、《白鹿原》等一大批口碑上座率齊高的經典話劇作品。有了如此優秀的創作、制作團隊,相信話劇《平凡的世界》定會成為年度現象級文學戲劇佳作。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中國陜北黃土高原上,貧困子弟孫少安因為門當戶對的舊有觀念,放棄了心中所愛的潤葉,娶了賀秀蓮。二人卯足了勁想齊心協力奮斗改變貧窮面貌,弟弟孫少安則走出農村去城里打工,然而命運似乎想消遣下這對難兄難弟,絕癥、車禍、洪水的打擊接踵而至,他們在沼澤里一步一步艱難前行,時代的桎梏,他們的終點不知道在哪里,造化弄人,他們會接受命運的擺布嗎?堅守還是放棄那份信仰與追求,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孟冰編劇 孟冰,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原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話劇團團長。 主要作品有話劇《紅白喜事》(合作)《綠蔭里的紅塑料桶》《老兵駱駝》《黃土謠》《白鹿原》《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生命檔案》《尋找李大釗》《誰主沉浮》《伏生》《這是最后的斗爭》《楓樹林》《活在陽光下》,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和現代京劇《西安事變》等。 至今共創作各類戲劇作品63部,其中上演作品47部。這些作品中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的有6部,獲五個一工程獎的有11部,獲文華大獎的有5部,獲文華劇目獎的有7部,獲文華編劇獎的有5部,獲曹禺劇本獎的有6部,全國及軍隊重大獎項75個。 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總政行業標兵,優秀黨務工作者,五次榮立二等功,三次榮立三等功,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宮曉東導演 宮曉東,國家一級導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多次榮獲全國全軍大獎。 主要話劇作品:《無聲的嘹亮》《中國一九四九》《摸天》《最危險的時候》 《零號防空洞》《士兵們》《吼叫水》《生命的檔案》《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歌舞劇《太陽之歌》等。 曾導演、制作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宋提刑官》《林海雪原》《李小龍傳奇》《走西口》等,以及主要電視劇作品:1996年《北京夏天》導演、1996年《小井胡同》導演、2000年《衣錦還鄉》導演、2003年《琴島之戀》導演、2007年《鴛鴦錯》導演、2008年《大唐書魂顏真卿》總導演總制片人、2008年《戊子風雪同仁堂》導演 、2009年《冷箭》導演、2010年《穆桂英掛帥》導演。
張武舞美設計 張武,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創作經典戲劇舞臺美術作品上百部,在學界以及業界均廣受贊譽。多次榮獲國家級戲劇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精品工程獎以及文華舞臺美術單項獎。主要話劇作品:《蘭陵王》《臨川四夢》《老街》《紅旗渠》《堂吉訶德》《戀愛的犀牛》《老婦還鄉》《兩只狗的生活意見》《尋找李大釗》《羅密歐&朱麗葉》《生命宣言》《自殺者》《活著》《楓樹林》《燈火闌珊》《尋歡作樂》。 歌劇作品:《楚莊王》《塞維利亞的理發師》;音樂劇作品:《王二的長征》《空中花園謀殺案》;戲曲作品:《老子》(越調)、《傷逝》(豫劇)、《云之上》(京劇)、《灰欄記》(川劇)、《黃葉紅樓》(北京曲劇)、《玄奘》(豫劇)、《川上吟》(昆曲)、《太平橋》(揚劇)、《萬里茶道》(楚劇)等;舞劇作品:《西游》《等待戈多》《死水邊的美人魚》《法顯》等;兒童劇作品:《迷宮》《魔山》《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那年夏天愛上那片海》《胡同.com》等;專著:《引導視覺——舞臺設計教學與實踐》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策展:2016烏鎮戲劇節九人展、2016北京青年戲劇節莎士比亞裝置展、2016深圳當代戲劇雙年展。
丁冀燕服裝設計 丁冀燕,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2001-2016年任職于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話劇團。主要作品:電影:《追兇者也》《芳華》;電視劇:《聶榮臻》《大丈夫》《幸福還有多遠》;戲劇話劇:《黃土謠》《日出》《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從湘江到遵義》《此心光明》;龍江劇:《鮮兒》;實景劇:《草廬-諸葛亮》《嫦娥》《南京報恩盛典》;參與作品多次獲得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梅花獎、全軍文藝匯演、金雞獎、白玉蘭獎、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全國全軍獎項。
邢辛燈光設計 邢辛,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燈光設計,文化部優秀專家,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主要舞臺設計作品:話劇:《簡愛》《死無葬身之地》;歌劇:《西施》《大漢蘇武》;舞劇:《朱鹮》《水月洛神》;甬劇《典妻》、川劇《死水微瀾》、黃梅戲《徽州女人》、 花鼓戲《十二月等郎》、晉劇《于成龍》、京劇《駱駝祥子》《青衣》、昆曲《紅樓夢》、越劇《梁祝》、梨園戲《節婦吟》、秦腔《西京故事》《花兒聲聲》、評劇《紅高粱》。 連續獲得第九至十四屆文華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獎;2004—2010年度全國戲劇文化獎(話劇金獅獎);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劇展演舞美設計獎;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優秀燈光設計獎;第六,七,八屆中國戲劇節舞美獎;多次獲得“中國藝術節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戲曲學會獎”、“中國舞美學會獎”等國家級獎項。
趙曉丹作曲/音響效果設計 趙曉丹,現任總政話劇團音樂音響設計、創作室主任。先后榮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話劇金獅獎、電視劇金鷹獎、飛天獎等獎項。主要作品:話劇:《零號防空洞》《黃土謠》《老兵駱駝》《圣地之光》《日出》《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士兵們》《棋盤嶺轉》《冰雪丹心》《泉城傳說》《泉城人家》《仰望蒼穹》《生命檔案》《尋找李大釗》《民主之光》《追夢》《霧蒙山》《生命宣言》《天下第一橋》《白紙坊太 獅》《活在陽光下》《范長江》《茶壺就是喝茶的》《閑言碎語不多講》《兵者國之大事》《生命如歌》《雨花臺》;舞劇:《延安記憶》;電影:《極愛》《我要去當兵》;電視劇:《我的土地我的家》;紀錄片:《太極武當》《阿爾金》。
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 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文藝工作團,成立于1948年。建國初期集體轉業成立陜西省話劇團;1960年改建為陜西省人民藝術劇院;2009年10月28日更名為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 自建院以來,始終堅持“二為”、“雙百”方針,創作、改編、排演話劇160多部,演出 4千多場,是中國最優秀的話劇團體之一。六十九年來,陜西人藝三代藝術工作者傳承優良傳統,秉持現實主義藝術理念,傳播戲劇文化,立足三秦,面向全國,演出足跡遍及全國各地。主要劇目有《世紀之門》《郭秀明》《白居易在長安》《又一個黎明》《鐘聲遠去》《天心順》《燈火闌珊》《白鹿原》等,多次榮獲“文華導演獎”、“文華表演獎”、“ 梅花獎”、“金雞獎”、“中國話劇金獅獎”和“中國戲劇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獎項。轉企改制后,不斷深化內部機制體制改革,激發了內在活力。2013年首推小劇場“股份制”、“制作人負責制”創新經營模式,一年創排13部小劇場話劇,開啟“周周有話劇月月有新戲”的小劇場演出新模式。2014年、2015年分別榮獲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小型舞臺藝術作品扶持。截止2016年底,先后制作演出近30部小劇場話劇,演出780場。 特別是近五年來,藝術創作迎來新的浪潮,創作演出大型話劇《天心順》《燈火闌珊》《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小劇場話劇《當青春不再懷念蝴蝶的傷》《他/她先惹我》等一大批優秀劇目,人藝小劇場成為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唯一指定分會場。大型話劇《天心順》受邀參加國家話劇院2015年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榮獲北京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優秀劇目獎”;大型話劇《燈火闌珊》獲得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支持,并受邀參加國家大劇院“新春演出季”演出,獲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優秀劇目獎”、“貢獻獎”、2017年第八屆陜西省藝術節“文華優秀劇目獎”。原創小劇場肢體話劇《當青春不再懷念蝴蝶的傷》參加2016年中、日、韓“BESETO戲劇節”,是西北地區首個飛出國門走上國際交流平臺的話劇作品,并獲得“優秀劇目獎”;我院制作的陜西方言版話劇《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最滿意的版本,參加國家話劇院“全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受邀參加在天津舉辦的“第三屆曹禺國際戲劇節”引起轟動;參加北京“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在天橋藝術中心演出好評連連;參加第六屆國際戲劇學院獎包攬全部獎項;參加陜西省第二屆現代文化藝術節、第28屆澳門國際藝術節好評如潮。話劇《白鹿原》開創了“一劇兩演”的創新模式,截止2017年10月共演出172場,始終保持觀眾零差評記錄。2016年據中國演藝大數據統計,成為大劇場話劇票房十強、榮登新創大劇場話劇票房榜首、獲2017年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年度大戲獎”。 劇院在創作精品劇目的同時也不斷提升經營管理能力,順應市場需求,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2014年、2016年兩度榮獲陜西省委宣傳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一等獎”;2013年被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在全國范圍內以先進單位通報表彰;2014年至2016年連續3年獲得陜西演藝集團優秀管理經營先進集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