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期間,天橋藝術中心將會為大朋友小朋友們準備豐富的親子活動,一大波歡樂即將襲來,你準備好了嗎? 更多精彩活動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公眾賬號
劇目介紹
兒童音樂劇《熊貓成長記》以中國國寶熊貓為主角,生動的講述了善良的小熊貓在旅行中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在森林環境惡化時,食物匱乏、湖水污染,小熊貓主動幫助朋友們,并與伙伴們一同拯救地球環境的故事。
《熊貓成長記》匯聚了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音樂和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的皮影戲,將看似不太相干的兩種藝術形式進行了有機結合。精美的皮影道具和精湛的演出技巧,音色優美的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樂,加上高雅的女高音吟唱,不僅吸引小朋友們目不轉睛,同時也刷新了大朋友們對皮影藝術的固有觀念,重新愛上了這門傳統藝術,是六一兒童節親子互動的不二選擇。
《熊貓成長記》 的大不同
●皮影和真人同臺演出,避免了單一演出形式的枯燥。全程無“仿童聲”配音,以不同音色表現各種小動物的不同性格,有助于發散小朋友的想象力。
●人物造型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劇中人物形象卡通化的同時還融入了中國傳統水墨畫風格,使傳統的民族風格與現代兒童的審美情趣相結合,讓觀眾在觀看劇目時,宛如置身在西方文藝復興歌劇廳。
●舞美設計則融合了多種藝術元素,特別是燈光方面,摒棄了以往皮影表演單一的背投式投光方式,采用前、后、局部多角度的照明方法,突出燈光色彩變化,可謂美輪美奐。
●將中國傳統皮影藝術和法國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相結合,以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敘事替代空洞的說教,使小朋友們在散文詩般的場景中學會分享、學會互助;同時也引發大朋友們的思考: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該如何為下一代打造適宜居住的家園?
劇團介紹
湖南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 湖南皮影劇團(中國長沙)成立于1949 年,是以青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表演藝術機構。多次斬獲大獎,并代表國家參加亞洲、歐洲、美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木偶藝術節。
法國甜蜜憶古樂團 由長笛演奏家德尼·萊贊·達德爾(Denis Raisin Dadre)創建的法國Doulce Mémoire(甜蜜憶古)樂團成立25 年來,不僅登上了全法國的歌劇院、藝術節和國家級的大舞臺,還在世界各地進行演出,出版了22 張唱片,收獲了大大小小、數不勝數的各類獎項,也俘獲了數以萬計的粉絲。
演出地址: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中劇場 演出時間:2018年6月1日16:00 2018年6月2日10:30 2018年6月3日10:30 演出票價:380/280/180/99 演出時長:50分鐘(無中場休息) 演出類型:兒童皮影音樂劇

廣州大劇院大型原創歌劇
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前歌劇總監 卡斯帕·霍爾滕執導
德國作曲家協會會長恩約特·施耐德作曲
國際華人指揮大師湯沐海執棒天津交響樂團
云集中國、丹麥和英國等多國著名歌唱家
2012倫敦奧運會閉幕式多媒體創意總監、奧利弗獎最佳燈光設計得主、“百老匯世界”和埃利奧特•諾頓獎最佳服裝設計得主傾力加盟
波瀾壯闊的史詩格局,蕩氣回腸的愛恨情仇,展現傳奇絲綢之路上的傳奇故事
主辦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中演院線 廣州大劇院 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劇情簡介 馬可·波羅隨父親尼科洛、叔父馬泰奧前往東方經商和游歷,路上遇到欲刺殺蒙古汗國撒馬爾罕王子阿魯渾的傳云和柳娘。馬可與傳云一見鐘情,傳云要求馬可不要去幫助蒙古皇帝忽必烈,而應該跟隨她回臨安與宋合作。兩人意見不合,分道揚鑣。 蒙古真金太子攜馬可出使臨安,希望北南議和。宋大臣賈似道與文天祥邀請兩人留下游覽臨安。傳云暗中告知馬可,賈似道要把真金扣為人質。馬可勸傳云與他一起逃走,但傳云選擇留下。 宋兵敗,文天祥被俘,忽必烈親自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蒙元治下的春日杭州,馬可再遇傳云,傳云突然拔劍指向馬可咽喉。原來賈似道要求傳云殺死馬可,但傳云最終下不了手,痛苦之下選擇了自殺。 時世變遷,回到意大利的馬可因故入獄。懷著對東方的眷戀,馬可口述了這段傳奇的東方行紀,由獄友記錄,成為對世界影響深遠的一部重要史籍。
本劇通過深度演繹十三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與父親尼科洛·波羅、叔父馬泰奧·波羅,自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往返中國的傳奇經歷,再現了宋末元初的風云際會、興衰更替,以及圍繞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而展開的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的較量。波瀾壯闊的史詩格局,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哀感頑艷的壯士悲歌,蕩氣回腸的愛恨情仇,彰顯了絲綢之路的文化價值和人文風采,抒發了對人類和平、世界和諧的贊美和祈頌。本劇塑造了一批既有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又契合文明進程的歷史人物,展示了各民族渴望融合發展,致力于人性完善、文化復興的強烈愿望,彰顯了維護絲綢之路暢通、保持東西方溝通交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體現了具有歷史深度、時代高度和廣闊視野的文明觀。
主創團隊 編劇:韋錦 當代中國詩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多篇作品廣為流傳,出版有詩集《冬至時分》、《不倦的雪》、《結霜的花園》等。
作曲:恩約特·施耐德 GEMA監事會主席,德國作曲家協會會長,德國音樂協會董事。施耐德的作品多大1000余首,多用在電影中,如《斯大林格勒》、《23》、《沉睡的兄弟》、《天地雄心》、《刺殺希特勒》以及電視劇和史詩紀錄片中。施耐德為舞臺以及室內交響樂表演創作諸多曲目,并為7部歌劇量身創作,其中包括《薩勒密原則》、《看門人蒂爾》、《巴特穆斯考皮克勒——充滿幻想的少年》,還有三部交響樂。他曾獲巴伐利亞電影獎、德國電影獎和德國電視劇獎等大獎。
導演:卡斯帕·霍爾滕 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前歌劇總監。霍爾滕執導的歌劇作品享譽國際舞臺,包括《葉甫蓋尼·奧涅金》、《唐璜》、《席曼諾夫斯基的羅格王》、《紐倫堡的名歌手》、《伊多梅紐斯》、《螺絲擰緊》、《卡門》、《羅恩格林》、《費加羅的婚禮》、《魔女》、《死城》、《伊菲吉妮婭》、《發條橙》、《羅密歐與朱麗葉》、《馴悍記》、《哈姆雷特》等,作品曾在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芬蘭國家歌劇院、斯德哥爾摩皇家戲劇院、環球劇場等全球著名的劇院上演。他的歌劇DVD《尼伯龍根指環之哥本哈根指環》獲得2009年留聲機大獎,他的歌劇《卡門》在2017年布雷根茨藝術節上大放異彩。
多媒體設計:盧克·霍爾斯 英國視頻、多媒體大師,他創建的工作室在世界范圍內從事戲劇(歌劇)、舞蹈、音樂以及演唱會等現場演出的視頻和多媒體設計制作工作,在業界享有很高聲望。代表作包括音樂劇《西貢小姐》(復排版)、歌劇《唐璜》(巴塞羅那歌劇院)、《奧賽羅》(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漂泊的荷蘭人》(芬蘭國家歌劇院)、《狡猾的小狐貍》(丹麥皇家歌劇院)等,以及2012年倫敦奧運會及殘奧會閉幕式、碧昂斯Formation世界巡回演唱會、阿黛爾2016世界巡回演唱會、U2 2015世界巡回演唱會等。曾獲英國劇場投影設計大獎“光明騎士獎”及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燈光設計:布魯諾·博艾特 英國燈光設計師。斬獲無數燈光設計獎項,因擔任戲劇、歌劇、音樂、舞蹈及大型活動的燈光設計制作而享有國際知名度。代表作包括《西貢小姐》(復排版)、Sigur Rós樂團世界巡演音樂會、《弗蘭肯斯坦》(英國國家劇院)、《水仙女》(悉尼歌劇院)、《仲夏夜之夢》(蘇格蘭戲劇節)等,并憑借《弗蘭肯斯坦》獲得2012年奧利弗獎最佳燈光設計。
服裝設計:艾瑪·瑞歐特 英國服裝與布景師。瑞歐特自2003年起就與著名編舞家Christian Spuck,為歌劇、芭蕾舞和戲劇演出設計服裝和造型,曾參與世界各大歌劇院的制作。代表作包括《漂泊的荷蘭人》(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安娜·卡列尼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芭蕾舞團)、《睡魔》(蘇黎世芭蕾舞團)、《海鷗,伊凡諾夫,普拉東諾夫》(英國國家劇院)、《威爾第安魂曲》(蘇黎世芭蕾舞團)、《了不起的蓋茨比》(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羅賓漢之心》(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憑借《羅賓漢之心》獲得“百老匯世界”網站和埃利奧特·諾頓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執行導演:艾米·里恩 現就職于英國皇家歌劇院的舞臺管理團隊擔任導演,她還曾經是一名專業女中音演唱家。導演作品包括《魔笛》(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卡門》(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托斯卡》(威爾士國家歌劇院)等。
動作導演:邁克爾·巴里 現就職于英國皇家歌劇院,他擔任導演和編舞的作品包括《尼伯龍根的指環》、《彼得·潘》、《奧賽羅》、《威尼斯商人》、《費加羅的婚禮》、《仙后》、《魔笛》、《狡猾的小狐貍》、《狄朵與埃涅阿斯》、《西區故事》、《變身怪醫》、《托斯卡》、《卡門》、《理發師陶德》、《諾亞方舟》等。
主演 彼得·洛達爾飾馬可·波羅 丹麥男高音彼得·洛達爾2007 年獲得了歌劇雜志《歌劇世界》提名“年度青年藝術家”,2009年加入丹麥皇家歌劇院,2013 年被丹麥女王授予丹麥國旗騎士勛章。主演過《波希米亞人》、《茶花女》、《葉甫蓋尼·奧涅金》、《魔笛》、《后宮誘逃》、《女人心》、《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伊菲姬尼在圖利德》、《阿爾米德》、《羅密歐與朱麗葉》、《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等歌劇。
周曉琳飾傳云 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曾在德國新聲音國際比賽中獲獎并獲得最具親和力獎,在北京舉行的國際美聲貝爾岡齊大師班中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績獲“Anna and John J Sie”獎,在 2007 年獲中國音樂金鐘獎美聲唱法金獎,在 2008 年獲文化部聲樂比賽文華聲樂節目表演二等獎,在 2010 年第十四屆 CCTV 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得美聲唱法銀獎,第十屆全軍文藝會演中榮獲個人聲樂表演三等獎。被 CCTV 光榮綻放中評選為中國十大女高音之一。作為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期間,曾多次代表國家出訪巴西,印尼,意大利,朝鮮,哈薩克斯坦等地。也曾多次擔當重要外事任務,例如美國總統夫人歡迎晚宴的活動等。
田浩江飾忽必烈 中國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1987年獲美國丹佛大學聲樂表演碩士學位,2015年獲丹佛大學頒發終身成就獎。他是首位與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簽約20年的中國歌劇表演藝術家,應邀與柏林國家歌劇院、意大利佛羅倫薩歌劇院、維羅納歌劇節等世界上30多個重要的歌劇院合作,演出過40多部歌劇,約1400場次。近年演出包括西班牙瓦倫西亞歌劇院與多明戈合作演出馬斯涅的歌劇《席德》、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獨唱音樂會、國家大劇院出演由大師祖賓梅塔指揮的《阿依達》、中國原創歌劇《駱駝祥子》在意大利的巡回演出,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歌劇《圖蘭朵》。
梁寧飾柳娘 中國女中音歌唱家梁寧是美國茱利亞音樂學院的碩士,是第一位在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玫瑰騎士”的中國演員。她能熟練地運用中、英、德、法、意、西、瑞典、拉丁文演唱各種不同的藝術歌曲和經典歌劇,曾在多個著名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大獎,包括米里亞姆·海林國際聲樂大賽、帕瓦羅蒂國際聲樂大賽、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聲樂大賽等。20多年來,她以卓越的演唱才能在50多部歌劇中塑造了眾多重要角色,確立了她在國際歌劇舞臺上的聲譽和地位。
袁晨野飾文天祥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畢業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音樂學院和休斯頓大歌劇院歌劇中心。他在國家大劇院主演的歌劇包括瓦格納“唐豪瑟”中的沃爾弗蘭;“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瓦斯柯夫準尉;“卡門”中的斗牛士;“阿依達”中的阿莫那斯羅;“安德烈謝尼艾”中的杰拉德;“趙氏孤兒”中的程嬰;“山村女教師”中的周洛平以及“弄臣”“納布科”和“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的劇名主角。他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20多家歌劇院中演出了30多部歌劇的主角。
熊柯嘉飾賈似道/薩利/船夫 中國男高音歌唱家熊柯嘉是德國柏林漢斯埃斯勒音樂學院聲歌系博士,自2012年至今任德國哈根國家歌劇院駐院抒情男高音獨唱演員。2008年獲得德國費蘭茨沃爾克國際青年男高音比賽的第一名,成為歷屆獲獎者中的亞洲人,德國媒體將他譽為“中國的翁得里希”。自2007年至2016年6月在歐洲各大小歌劇院、歌劇節演唱過的歌劇共32部,230多場次,受邀參演的音樂會和獨唱音樂會40多場次。
馮國棟飾真金太子/阿魯渾 中國男中音歌唱家馮國棟是五項國家政府獎獲得者,包括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文化部全國聲樂文華獎二等獎等,他曾在多部歌劇中飾演主要角色,包括《茶花女》、《魔笛》、《蝴蝶夫人》、《葉甫蓋尼·奧涅金》、《鄉村騎士》、《丑角》、《阿依達》等。
喬納森·根索普飾尼科洛·波羅/監獄長 英國男中音歌唱家喬納森·根索普畢業于伯明翰音樂學院,常年活躍在歐洲舞臺,曾登上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皇家鑄幣局劇院、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英國國家歌劇院等著名劇院,主演過《紐倫堡的名歌手》、《托斯卡》、《星期天與喬治同游公園》、《魔法黑森林》、《卡門》、《魔笛》等歌劇。
達米安·坦特雷飾馬泰奧·波羅/盧斯提加洛 英國男中音歌唱家達米安·坦特雷畢業于皇家音樂學院,從巴赫的《激情》、蒙特威爾第的《晚禱》,到奧爾夫的《布蘭詩歌》、沃爾頓《伯沙撒的盛宴》,坦特雷幾乎表演了所有的經典清唱劇,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伊麗莎白女王劇院都曾回蕩過他的歌聲。
指揮:湯沐海 國際華人指揮大師。1983年應卡拉揚之邀指揮柏林愛樂樂團,從世界交響樂的巔峰開始了他的國際指揮生涯。2004年格萊美獎得主。2015年在斯卡拉歌劇院指揮七場新版制作的羅西尼歌劇《奧賽羅》,成為該歌劇院建院237年以來首位在此亮相指揮歌劇的中國指揮家。除與柏林愛樂樂團多次合作以外,湯沐海還指揮過許多世界著名樂團,如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萊比錫格萬特豪斯樂團、德累斯頓國立交響樂團、圣彼得堡愛樂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墨爾本交響樂團等。
樂團:天津交響樂團 天津是西方音樂傳入中國最早的城市,交響樂在天津有著廣泛的聽眾和知音。天津交響樂團是我國大型交響樂團之一,始建于1985年。普及和發展交響樂事業是她的宗旨。藝術總監湯沐海,常任指揮楊力、易娟子。 天津交響樂團致力于中國交響音樂事業的發展,自成立以來成功地演奏了千余部著名中、外作曲家的大型交響樂作品及獨奏、重奏、獨唱、合唱作品。始終鼓勵中國交響樂作品的創作,葉小鋼、鮑元愷、金湘、唐建平、姚盛昌、劉庭禹等著名作曲家的一些作品,均曾由天津交響樂團首演。
合唱團:星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星·聲”合唱團 星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星·聲”合唱團成立于2000年,具有參演大型歌劇、文藝晚會的豐富經驗。曾獲得教育部主辦的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專業組金獎。2012年中國(廣州)星海國際合唱錦標賽唯一一支獲得最高獎項“星海獎”的中國參賽隊。2015獲中國城市合唱節男聲組金獎第一,2015年獲澳門國際合唱聯盟世界合唱博覽會大獎賽A組金獎第一。
動作演員及舞蹈演員 :廣東歌舞劇院 廣東歌舞劇院是廣東省文化廳直屬的國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7月的華南文工團。六十多年以來,廣東歌舞劇院人才輩出,名作薈萃。劇院曾創作排演了舞劇《燎原火炬》、《南越王》、《珍珠》、《風雨紅棉》、《圓月》、《騎樓晚風》、《沙灣往事》,舞蹈《雨打芭蕉》、《貴妃醉酒》、《萋萋長亭》等藝術精品,先后獲得文化部第四屆文華獎、第十一屆文華大獎、第十三屆文華大獎特別獎、第十五屆文華大獎、中宣部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廣東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以及第十四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歌舞類一等獎、第三屆全國舞劇觀摩演出大獎等殊榮。
北京站 演出地址: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演出時間2018年5月16日 19:30 2018年5月18日19:30 2018年5月19日19:30 演出時長:180分鐘(含30分鐘中場休息) 演出類型:歌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