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天橋藝術中心 > 行業新聞 > |
|
|
2019第三屆老舍戲劇節德國弗洛茲默劇劇團《生命無限好》 |
|
|
時間:2019.08.30 作者:天橋藝術中心網站管理員 點擊:1688次 |
|
|
第三屆老舍戲劇節展演劇目 德國弗洛茲默劇劇團《生命無限好》 【 劇情簡介 】 《生命無限好》以生命的最初和最后的階段帶領我們經歷神圣旅程的偉大奇跡。降臨世界的第一天,勇敢邁出的第一步以及狠狠摔倒的第一次。 本劇有四個主要面具人物,加上光影的變幻與恰如其分的音樂,以及不斷轉換的場景,呈現出人類最終的宿命。這是一場出生和成長的短暫游戲,而生命本身--讓我們成功,讓我們失敗的創造力,就是主角。這部劇像是一部生命體驗的馬賽克,簡單又完美的呈現人的誕生、性別、死亡等不同的人生議題和其他奇妙的生命片刻。 【 亮點 】 2019年是德國弗洛茲默劇劇團既2016年首次來中國演出后的第四個年頭。四年來,他們陸續為中國觀眾帶來了劇團名聲大噪的作品《天堂大酒店》(Hotel Paradiso )、《夢幻劇團》(Teatro Delusio )。2018年《生命無限好》(Infinita ),與大陸觀眾見面。反觀弗洛茲默劇劇團的所有作品,他們似乎對散落在社會各處、形形色色的平凡而典型人物特別關注,從開山之作《一天》的工業區底層礦工到《不朽餐廳》的餐廳服務員,從《百分之二》系列中的售貨員和中年失意大叔到《夢幻劇團》的劇場工作者……從這些人物不曾被發現的生活細節里,他們發掘著各種人性的、階級的、作為社會人日常的尷尬、困惑和信手拈來的自黑幽默。讓觀眾領悟人生從開始到結束,起伏之間的奇跡和失望。兩部作品均以默聲片的形式描繪了人類行為互動和深入的情感。 【 劇團介紹 】 德國弗洛茲默劇劇團 德國弗洛茲默劇劇團于1994年,由一群在埃森富特旺根音樂學院表演及默劇專業的學生成立,這所大學是德國唯一一所肢體表演的公立教育機構。1996年,劇團正式將公眾和媒體對該劇團的稱呼"Familie Floz kommt Uber Tage"作為劇團名稱并沿用至今。劇團的名字直譯為"礦層家族重見天日",似乎帶著與生俱來不破不立的工業感和被煤煙熏過的原始氣息。 他們用面具作為表演特點,他們的面具大鼻子、豆粒眼,嵌在怪誕的大腦袋上,面具沒有表情,卻又好像有說不完的情緒。弗洛茲劇團將舞臺變為無聲,所有的戲劇沖突都通過肢體來表達,而這些肢體語言又形成了所有的戲劇性情境。弗洛茲創造的面具是其戲劇人物最重要的表現工具,劇團從最初的工具,到其戲劇的表現形式再到最終與演員產生共生關系,某種程度上來說,頭戴面具的演員用他們的身體詮釋了整部作品。 【主創介紹 】 制作 弗洛茲默劇劇團,柏林海軍上將宮殿劇場,斯圖加特大劇院 主創及主演 比約恩·萊瑟,本杰明·雷柏,哈喬·舒勒,邁克爾·沃格爾 首演 2006年10月5日,德國柏林藝術學院 導演 哈喬·舒勒,邁克爾·沃格爾 面具設計 哈喬·舒勒 邁克爾·歐托帕爾 服裝設計 伊利賽烏·R·薇洛 聲音設計 德科·施羅德 原創音樂 德科·施羅德,本杰明·雷柏 燈光設計 萊因哈德休伯特 視頻設計 希爾克·邁耶 視頻動畫設計 安德烈亞斯·迪姆 助理藝術總監 斯蒂芬·羅豪 制作管理 皮埃爾-伊夫·巴贊,詹尼·貝圖奇 制作管理助理 鐸任·格蕾芬多爾夫,德納·施密特,伊菲·舒伯特 【媒體評論】 面具竟然能夠傳達如此豐富的人類情感實在令人驚嘆.......實在精彩......實為佳作! --蘇格蘭人報 即使沒有臺詞,觀眾也明白演員說了什么、笑了什么為何發笑、為何而哭泣。這是一次令人欣喜的演出實驗,讓我們看到了演員無與倫比的肢體語言。 --南德日報 這到底是哪家劇團?就是那家由柏林藝術家組建的名叫弗洛茲的劇團,他們的面具表演引起廣泛轟動,他們的演出一票難求,在全球銷售一空。 --德國世界日報 觀眾熱情地歡呼,用腳打著節拍,演出一結束,觀眾就迫不及待地站起來鼓掌,仿佛是感謝表演者賜予他們的禮物。 --柏林日報 演出結束后,他們站到椅子上歡呼,仿佛是感謝演員送給他們的禮物,場面非常壯觀。 歡樂充滿了劇院的每個角落,觀眾的笑聲就那么毫無預兆地爆發,響徹劇院上空。 --法國世界報 一次充滿詩意的偉大創作,它將永遠被人銘記。 --西班牙世界報 一部沒有一句臺詞但又表達豐滿的劇目,讓人感覺擲地有聲。這一方面歸功于怪誕的面具,這種新奇的表演方式使這家劇團聞名世界;另一方面歸功于獨特而又復雜的肢體語言,賦予了僵硬的面具無數豐富的表達和充沛的情感。 --意大利共和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