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看完意猶未盡
發來毫無保留的反饋和意見
我們都無比感謝的收下
年后的3月
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等你們啊❤️
想想可以坐在黃浦江邊的老船廠里
感受不一樣的上古神話新說
和老祖宗的絕活兒
也是一件超酷的事情👀!
01
媽媽說:
“我怎么感覺心一直在咚咚咚咚跳!”
雜技,用身體表現的高難度技巧,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最初,它源于人類狩獵生活中的奔跑、攀爬、翻滾等技能。
這次三國藝術家鼎力合作,顛覆性拓展雜技演員的舞蹈敘事與表現力,讓歷史名團北京雜技團“難、奇、絕、美”的特技張弛有道,迸發出前所未有的親和力,和迷人的戲劇張力。
加上民族戲曲打擊樂和念白的加持,渲染出上古時代空寂遼遠的美,形成特殊的觀劇體驗。
先來聽一段由青年器樂演奏家朱銘、國家一級鼓師、上昆樂隊隊長林峰作曲并演奏的京劇鼓點配樂,酣暢淋漓,伴隨著驚心動魄的“斗水補天”過程,讓臺上臺下心跳共振。
開天辟地之斗水
來自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00:0006:49
“記得小時候看雜技,
眼睛里只有令人驚嘆的技藝,
這一次,除了技藝,還看到了演員——
雜技演員,也是演員,
看他們用神乎其技的身體語言去表演,
去講述,這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隨我一起同去的小朋友從劇場出來說:
我的心現在怎么咚咚咚地一直跳呀?
😏我也有同感,
那鼓點,好像一直在腦內循環。”
——媽媽說
“倆娃全程超級專注,
舞美、燈光、音樂、風格都很在線。
直男爹說,太棒啦!超級棒!特別棒!
哪里棒?
哪里都棒!超級棒!”
——媽媽說
“刷新了我對雜技的認知,
身體的美感被很自然地激發出來,
國際化的藝術語言
賦予了中國傳統藝術形式
新的審美視野,
最感動的還是
雜技演員從身體工具化中解放出來的
那種表達自己的真誠流動,
即便稍顯生硬,
肢體動作也很美、很寶貴。”
——媽媽說
“我覺得超酷的——
把中國傳統雜技的力與美
呈現展示出來,
把傳統的雜技的藝術表現方式,
帶到現在的年輕家長和孩子們的面前,
這可真是太酷了!
我娃不停在拍手,不停和我說:
“媽媽,他們可真厲害呀!”
——媽媽說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現場雜技演出,
(以前只是在春晚上看)
作為一坨合作型幼兒園的園長,
也第一次在臺下領略到
傳統技藝里,演出團隊里的
互相支持,互相保護,互相成就,
彼此間默契的配合👍”
——媽媽說
“雜技是一項有危險的演出,
在臺上的每分鐘,
作為個體,
如何調用呼吸和肌肉保護自己,
同時展出美;
在團隊里,
支持自己的伙伴,信任自己的團隊,
只有這些信任和支持,才能互相成就。
這些是要看現場演出
才能感受到的,
很感動❤️”
——媽媽說
“作為一只媽,
看到孩子那些空翻、跳躍…
在咚咚咚的鼓聲里,
不自覺腦補‘這得摔多少跤啊’
又心疼,
還又不停告訴自己‘理性!
這是專業,外行別瞎腦補!
就這樣一邊揪著心
一邊驚嘆著看完。”
——媽媽說
02
媽媽說:
“老祖宗的絕活兒被盤活了!”
在《開天辟地之斗水》中,“蹬鼓”、“蹬人”、“抖空竹”、“疊羅漢”等北京雜技團傳統絕活兒成了故事線上閃光的珍珠。
千年民俗“舞獅”、“踩高蹺”等也渾然天成地融入劇情中,生動地刻畫出喜感神獸IP。
尤其是這只一出場就吸引全場目光的“獅神”,兇猛伶俐,妥妥的C位出道,全場MVP就是它!
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舞獅”,而是有著近300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白紙坊太獅。
本劇演出由第七代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敬偉老師親自指導制作和傳授表演。
嬌憨可愛、兇猛伶俐的雄獅形象,既彰顯了地道的老北京民俗風情,又為“舞獅“這一中國百戲雜耍之王賦予新鮮時尚感和童趣,讓人無限期待。
白紙坊太獅具有鮮明“北派”獅舞藝術特征,相對于“南派”,更顯“嬌憨可愛”,能傳神演繹“喜怒哀樂悲恐驚”各種神態。
另外一個熟悉的形象——“鳥獸”,看出為什么這么高了?對!這又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絕活兒——踩高蹺!
留個懸念,
這兩位“難兄難弟”發生了什么故事?
結局怎樣?
看完記得分享你看到的故事哦。
03
媽媽說:
“我希望這部劇讓人們看到的
不是身懷絕技的雜技演員,
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和往常劇目不一樣的是,《斗水》的表演者是一群來自北京雜技團的孩子。
他們中最小的11歲,最大的老團員擁有太陽馬戲團受訓演出經歷,個個身懷絕技,骨子里烙印著北京雜技團登頂國際最高領獎臺的榮耀。
《開天辟地之斗水》讓這群孩子們驚喜地發現,身體富于的潛力超乎想象,中國雜技能講好讓世界為之動容的故事。
“《斗水》這部劇的創排于我而言非常特殊,這既非與專業舞者合作,也不是給素人編舞。這些雜技演員有著讓普通人望塵莫及的技巧,但很可能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讓他們為難。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難能可貴的質樸的精神:堅毅。他們不斷重復地去練習,去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我希望這部劇讓人們看到的不是身懷絕技的雜技演員,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 劉亞囡
提起這部劇的創作,該劇的中方舞蹈編導、知名青年現代舞者、舞蹈編導劉亞囡說。她積極打破藝術壁壘,嘗試身體、情感和環境的真誠自由對話。
非常時期,《開天辟地之斗水》的創作團隊跨越中國、英國、荷蘭三個國家,線上線下同步排演。
來自荷蘭的現代舞編導Erik Kaiel被譽為“歐洲青少年舞蹈領域最有前途、最有趣的舞蹈家之一”,他擅長以非凡想象力和游戲感極大拓展了形體表現力。
其導演并參與演出的新馬戲作品《俄羅斯方塊》(Tetris)曾榮獲北美最大兒童交易會IPAY最高榮譽公眾之選“維克多大獎”。
Vince Virr是英國Barrowland Ballet舞團主創藝術家,其主演的舞劇《虎生》(Tiger)繼2014年愛丁堡藝穗節首演大放異彩,已在世界各地廣泛巡演并為中國觀眾熟知。
故事的結尾,曾為神的“五色”終于體味到人間的五味陳雜。終于有了心跳,卻又恢復為神的孤獨。
但在石頭下跳動的心,深深烙下了那群談不上高尚、卻善良誠實的凡人,那個用樸素的愛包容、相信她,愿為她補天的媽媽。
人生既然五味陳雜,兒童劇為什么不呢?
—————
本項目得到北京市文聯文學藝術創作扶持專項資金項目大力支持
出品/制作/演出單位:
北京雜技團
聯合制作/發行單位:
布典文化
支持單位:
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京都文化投資管理公司
創作團隊
總策劃:安朝暉
出品人:歐林子(楊敬榮)
導演:宣振興
特別鳴謝:
Erik Kaiel 劉亞囡 Vince Virr 吳雙 朱銘 林峰
北京白紙坊太獅 上海昆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