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朱鹮》
亮點:
★ 上海歌舞團歷時四年精心打造,驚艷牛年春晚
★ 豆瓣9.0分,被譽為“東方天鵝湖”,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
★ 豪華陣容傾情上演,美輪美奐的視覺體驗,震撼人心的凄美故事
★ 跨越時空,中國舞劇故事引發普世共鳴
演出名稱:舞劇《朱鹮》
演出時間:2022年5月20日 周五 19:30
2022年5月21日 周六 14:30 19:30
演出地點:天津大劇院 歌劇廳
演出團體:上海歌舞團、上海東方青春舞蹈團
出品: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
承制: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
特別支持:國家藝術基金會、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中國舞蹈家協會
演出時長:約100分鐘(一次中場休息)
溫馨提示:
(1)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為保證大家的安全,目前所有演出需實名制購票,謝謝配合。
(2)此場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3)請審慎選購,一旦支付成功,便視為您已購票概不退換,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4)食品、飲料、水謝絕帶入場內。
*演出陣容以演出當日為準
主創
制作人/藝術監制:陳飛華
編。毫_懷臻
導演/編舞:佟睿睿
作曲:郭思達
編舞:何滔
舞美設計:張繼文
服裝設計:鐘佳妮
燈光設計:邢辛
化妝造型:徐彬
道具設計:李紅超
劇情簡介
朱鹮,象征幸福吉祥的美麗珍禽,被稱為“吉祥之鳥”。在很久以前的農耕時代,朱鹮與人類和諧共處,相伴相生。在人類的記憶深處,朱鹮是一種多情的鳥類,它們矜持、典雅、潔凈、高貴,同時也敏感、脆弱和多疑。那時節,朱鹮與人類是多么親近友善,多么情深意長。
不知自何時起,“吉祥之鳥”朱鹮漸漸淡出了人類視線。人類在向現代化與城市化的快速奔跑中,不經意間忽略了朱鹮生存環境的惡化。野生朱鹮繁衍所必須的藍天凈水和寧靜自然的棲息生態,已經變得越來越狹小,越來越險惡了。
20世紀中葉,野生朱鹮種群便已宣告瀕臨絕跡。1981年5月,中國科學家在陜西洋縣意外發現了七只野生朱鹮,一度被宣告瀕臨絕種的“吉祥之鳥”又重新走進了人類視線。
今天,在人類越來越自覺的精心保護和悉心愛護下,朱鹮又出現了物種復蘇的吉祥征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為了曾經的失去,呼喚永久的珍惜。
上海歌舞團簡介
上海歌舞團成立于1979年6月,2009年11月轉企改制,創作演出中國民族舞劇、舞蹈、聲樂作品。
建團四十余年來,上海歌舞團積累了眾多藝術精品:大型服飾舞蹈劇《金舞銀飾》以及《閃閃的紅星》《野斑馬》《霸王別姬》《花木蘭》《天邊的紅云》《舞臺姐妹》《一起跳舞吧》《朱鹮》《永不消逝的電波》等十余部舞劇作品;中華鼓舞《龍之聲》、舞集《滿庭芳》《這些年,我們跳的舞》《在路上》《天地人》以及《心中的歌》《乘著歌聲的翅膀》《相約春天》等數十臺專場作品;《根之雕》《當代節奏》《夜深沉》《秀色》《大地》《聽見身體》《傣家的女兒傣家的雨》《蒲公英》《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天浴》《漫·慢》《彼時此刻》《秋日》《看不見的墻》《背面》等百余個舞蹈節目。
榮獲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中國舞蹈“荷花獎”作品/表演金獎、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舞蹈作品展演金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配角獎、華東專業舞蹈比賽評委會大獎、上海文藝創作精品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多項國際聲樂大賽金獎等眾多獎項。
劇團人才濟濟,榮典·首席演員朱潔靜、王佳俊,首席演員侯騰飛、王景、畢然、于婷婷等一批在國內外舞蹈業界具有重要影響的青年舞蹈家,領銜眾多獨舞、領舞、群舞演員,構成了梯隊式的舞蹈人才隊伍;許青、席燕娟等青年歌唱家在國內外聲樂專業賽事中摘金奪銀,成績令人矚目,在業界聲名鵲起。
出訪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丹麥、波蘭、捷克、奧地利、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土耳其、泰國、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越南、摩洛哥、匈牙利、古巴、秘魯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演出,舞劇《金舞銀飾》《野斑馬》《霸王別姬》《朱鹮》等作品享譽世界舞臺。
制作人/藝術總監:陳飛華
上海歌舞團團長,國家一級導演,文化部優秀專家,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上海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藝術教育協會副會長、上海市長寧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長寧區舞蹈家協會主席,四川藝術職業學院、上海市舞蹈學校、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客座教授,舞劇《野斑馬》《霸王別姬》《天邊的紅云》《舞臺姐妹》《一起跳舞吧》《朱鹮》等作品的制作人兼藝術監制,中國舞蹈藝術”突出貢獻舞蹈家”,“上海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編劇:羅懷臻
當代著名劇作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藝術指導、上海戲劇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入才,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文化部優秀專家,“昆曲藝術優秀主創人員”稱號。重要作品有淮劇《金龍與蜉蝣》《西楚霸王》,昆劇《班昭》《一片桃花紅》,京劇《西施歸越》《寶蓮燈》《李清照》,越劇《真假駙馬》《梅龍鎮》《青衫·紅袍》,甬劇《典妻》,豫劇《曹公外傳》,黃梅戲《長恨歌》《孔雀東南飛》,川劇《李亞仙》,瓊劇《下南洋》,滬劇《胭脂盒》等。出版劇作選集《西施歸越》《九十年代》,出版文集《羅懷臻戲劇文集》(6卷)。
導演/編舞:佟睿睿
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編導,上海歌舞團特聘編導,入選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2000年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其作品一直秉承中國舞蹈的美學特點,探索肢體語言中的文化表達,代表作《扇舞丹青》《根之雕》《綠帶當風》《碧雨幽蘭》《秀色》《夜深沉》《鄉愁無邊》《羅敷行》《點絳唇》等,舞劇《南京1937》《大地》《水月洛神》《一起跳舞吧!》《朱鹮》,歌舞詩劇《四美圖》等舞臺作品,形成獨特的語言風格以及極致的審美追求。作品多次獲得各類國家級舞蹈、舞劇比賽金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文華優秀作品獎、文華導演獎、荷花杯舞劇、舞蹈詩作品金獎,編導金獎,作品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
作曲:郭思達
當今在中國舞臺極為活躍的青年作曲家,創作的作品涉及交響樂、影視、舞臺等廣泛領域。曾獲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最佳音樂創作獎。為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國家公祭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2008北京奧運會等國家大型活動創作過數首儀式音樂作品。音樂劇代表作《茉莉花》《花兒與少年》《青城》《八尾貓與小王子》。舞劇代表作《水月洛神》《朱鹮》《一起跳舞吧》《聊齋》《花間十二聲—24節氣》《無田甫田》《水上紅樓夢》《雕刻時光》《問香》等。影視音樂作品:《新版紅樓夢》《帝國的女人—楊貴妃》《功夫俠》《惡靈之門》《故宮》《走西口》《魁拔》《中國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