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頭錘》
演出時間: 2017年4月7日19:30
2017年4月8日19:30
2017年4月9日14:30
2017年4月9日19:30
演出場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中劇場
演出票價:471/371/271/171/71
演出類型:音樂劇
購票電話:400-600-4100
囊括四大香港舞臺劇獎
競逐奧運場上 踢出一個傳奇
譜出追夢途上的跌宕起伏
Photo10.jpg
劇目介紹
在奧運場上競技,是多少運動員的夢想。曾經,亞洲球王李惠堂以隊長身份帶領足球隊挾亞洲第一遠赴德國柏林首度參戰奧運。那一年,是1936年。來自香港大坑老圍小漁村的八名球員,懷著夢想與熱忱沖出香港,以一身球技闖出一片新天地。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信念和堅持可以鋪展出一條走得最遠的路。
Photo5.jpg
劇團介紹:
香港話劇團建團于1977年,于2001年公司化,為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劇團。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資助,并注冊為非牟利團體,由理事會領導和監察政策和業務。
話劇團聘用全職藝術總監、駐團導演、專業演員、技術及舞臺管理、藝術行政及市務人員共70多人,幷融匯各方編、導、演及舞美人才,參與劇季制作和演出。
Photo11.jpg
媒體評價:
「導演對足球比賽的畫面,成功運用舞臺上虛實空間的對比效果,令觀眾在沒有足球這實物的情況下,仍感受到比賽時的感官享受……」——《大公報》曲飛
「作為音樂劇,《頂頭錘》在歌曲編排和語言對話兩方面,都顯出互補的協同效應。歌曲尤其能夠表達角色內心世界,貫徹了全劇的表現手法:以人物個性和行動來展示崇高的主題,而非以口號的方式來宣揚德育教化。」——《大公報》佛琳
「單是由高世章創作的歌曲,便包含了中西日或歌曲、跳舞歌曲、浪漫歌曲、搞笑歌曲等多種曲風,而由岑偉宗所填的歌詞,亦處理得恰到好處,例如生活在街市、大牌檔的香港人、街坊角色會用廣東口語搞笑地唱出他們的生活狀態、態度,產生出地道、傳神的生活感。」——《大公報》何俊輝
「拿著一個事件,便發展出國仇家恨、生離死別、兒女情長的多條情節,全劇不乏趣味,而結局還有振奮的高潮— 平時在香港大坑活動的幾位球友,真的在柏林打了奧運會比賽。」——《信報》張錦滿
「《頂頭錘》又唱又跳,使觀眾興奮投入。最欣賞的是把香港三十年代的變遷都編進劇里去,是個地地道道的香港故事。」——《東方日報》梁以花
「把一段有關中國人民奧運夢想的歷史,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再現于當今觀眾眼前,令他們在審美愉悅的同時,對時代、國家、人生的命運起伏產生深刻的感悟。」——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所研究員宋寶珍教授
Photo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