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老舍戲劇節】克里斯蒂安·陸帕導演作品《狂人日記》
演出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演出時間:2022年4月9日 13:00/19:30
2022年4月10日 14:30
演出時長:270分鐘(含場間休息30分鐘)
演出票價:1080/880/680/480/280/180元
延期觀演說明
購買原2021年10月30-31日《狂人日記》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的觀眾可持原票觀看本次延期演出。對應場次安排如下:
4月9日 13:00(對應原10月30日14:30場次)
4月10日14:30(對應原10月31日14:30場次)
*原購票觀眾如需換場次,須先行退票,再重新購票。
劇目介紹
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享譽世界的當代戲劇導演克里斯蒂安·陸帕,將他心目中的《狂人日記》搬上了中國戲劇舞臺。
陶海、樂曦、閆楠、李龍吟等實力演員傾力加盟,第五屆老舍戲劇節閉幕大戲。
劇情簡介
本劇改編自魯迅先生于1918年創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話日記體同名小說,故事由講述者開啟,聞舊友生病,適歸故鄉,遂前去探望,卻見其兄嫂未見其人。哥哥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其病狀。細讀方知,弟弟竟發現了狼子村的驚天秘密——“吃人”!日記所有言語錯雜無倫次,雖滿紙荒唐卻盡顯真相……
第一幕
第一次拜訪 | 日記 | 風箏
第二幕
滿月 | 笑聲 | 狼子村 | 夜晚
第三幕
大夫 | 火車上的青年人 | 發燒 | 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是中國文學史上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經典作品,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魯迅先生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希望能通過文字從根本上拯救國民的思想,《狂人日記》就像是魯迅面對那個一百年前的中國,發出的一聲吶喊。
導演:克里斯蒂安·陸帕
克里斯蒂安·陸帕,第13屆“歐洲劇場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波蘭劇壇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三位導演之一。1943年出生于波蘭,經歷物理、美術、電影與劇場等不同領域的學習與訓練,以獨特的作品風格,被譽為歐陸劇場界的巨人。他長期導演俄語及德語系劇作或小說,并多次制作長時間的劇場作品,譬如《馬耳他》(連演三晚)《卡拉馬佐夫兄弟》《假面·瑪麗蓮》《卡普里,逃亡者之島》等。
他與康托、格洛托夫斯基齊名,其劇場特點亦是關于時間的處理,他讓時間成為劇場的角色,在空間中任意延長、壓縮、停頓,而時間的進退處理,是為了讓出空間,表現角色的人性部分,并用演員的寫實性,來挖掘人物更深層的真實。2014—2016年,由陸帕導演的《假面·瑪麗蓮》《伐木》和《英雄廣場》亮相中國,參加由驅動傳媒創辦的“曹禺國際戲劇節暨林兆華戲劇邀請展”,演出吸引諸多戲劇相關從業人員特意前來欣賞學習。他以巧妙的構作與精湛的演技,有力詮釋了“好的戲長什么樣”。2017年,由驅動傳媒邀請其導演的原創戲劇作品《酗酒者莫非》在天津進行了世界首演,大獲成功,引發國內外戲劇界的強烈震動。
主創人員
編劇 克里斯蒂安·陸帕
導演 克里斯蒂安·陸帕
助理導演 馬克西姆·泰特魯克 葉甫根尼·汝拉維里
舞美設計 克里斯蒂安·陸帕
燈光執行 塔德烏斯·帕科夫斯基
服裝設計 彼得·斯基巴
影像 盧卡斯·特瓦科夫斯基 賈科布·萊赫
音樂 博古米爾·米薩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