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放映 德語音樂劇
奧地利萊蒙特劇院《我來自奧地利》
演出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演出時間:4月22日19:30
演出時長:155分鐘(無中場休息)
演出票價:150
《我來自奧地利》是一部充滿智慧、魅力和浪漫的偉大音樂劇,令人驚喜而感動。它講述了一個關于愛情、友誼和家庭的故事。在20多首雷恩哈德•芬德里希的當紅歌曲里加新的劇情,如"大男子主義"、"你見過夜晚的維也納嗎?"、"體育萬歲"、"金娃女郎"、"太陽照耀的大道"、"科魯普提探戈"、"飄忽不定"、" 當你有顆礦井般的心",以及主題曲"我來自奧地利",講述了一個奧地利電影明星在國際影壇的事業發展歷程,從奧地利到好萊塢,現在又回到維也納參加歌劇院舞會的故事。
最新的VBW獨立制作、最熱的雷恩哈德•芬德里希單曲、嘆為觀止的舞臺布景、激情四射的編舞和華麗耀眼的服裝,帶領觀眾走到一家維也納豪華酒店的幕后,置身于由一位著名影星引起的、充滿好萊塢特色喧囂中。此外,劇情在狂風暴雨般的耀眼外,也有很多私人的、感性的瞬間。虛構的維也納傳統酒店"愛德勒"在這部音樂劇中成為了整個世界的中心。在這個充滿浪漫、驚喜和幽默的情境喜劇般的歡快故事中,混亂、親吻和災難等沖突都被設計得相當巧妙。
劇情
在維也納萊蒙特劇院連演兩年的高人氣音樂劇《我來自奧地利》將80-90年代奧地利最成功的流行歌曲包裹在令人愉悅的情節中,講述了一位國際成功的奧地利影星返回維也納參加著名的年度歌劇舞會的故事。華麗的布景、驚心動魄的編舞和炫目的服裝將觀眾帶到維也納豪華酒店的幕后,呈現了一個充滿浪漫、驚喜和搞笑情景的壯觀音樂劇之夜。
故事發生在愛德勒酒店,一家在維也納歷史悠久的四星級酒店。喬西·愛德勒是這家家族式酒店的繼承人,他一直積極參與管理,支持改革,以使酒店與時俱進,而他的父母則重視傳統和形式。故事的開頭,愛德勒酒店正在為接待一位客人做準備。艾瑪·卡特,著名的奧地利出生的好萊塢明星,她將隱姓埋名住在酒店。有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客人,對愛德勒酒店來說,是完成其長期追求的目標——獲得五星級的機會。不幸的是,一位酒店員工已經通過社交媒體透露了艾瑪到來的絕密消息,這在酒店引起了混亂。喬西為了平息事態,把不小心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而艾瑪和她的經理理查德則感到非常氣憤。當喬西決定用他們著名的愛德勒蛋糕向這位特殊的客人道歉時,艾瑪和喬西之間擦出了火花,開始了堪比《羅馬假日》一般的浪漫奇遇。與此同時,酒店的主人艾德勒夫婦-羅米和沃爾夫岡拼命想得到最后一顆星,以使他們的酒店成為一個五星級專門服務精英階層,同時修復他們的婚姻,因為羅米已經嫁給了工作,而沃爾夫岡似乎對年輕的美女更感興趣。最終沃爾夫岡終于向羅米出示了關于授予第五顆星的信,夫妻倆都把管理權讓給了他們的兒子喬西,這樣他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彼此陪伴。
劇中所有歌曲均為奧地利流行樂代表人物雷恩哈德·芬德里奇的著名金曲,標題曲《我來自奧地利》更是因其滿含赤子之心的奧地利方言歌詞及超高的傳唱度成為極受奧地利人民喜愛的“第二國歌”。
主創團隊
音樂和歌詞 雷恩哈德·芬德里奇
劇本創意 泰特斯·霍夫曼
劇本發展 克里斯蒂安·斯特拉佩克
導演 安德烈亞斯·格根
編舞 金·達迪
音樂編排 邁克爾·里德
舞臺設計 斯蒂芬·普拉特斯
服裝設計 烏塔·洛希爾,康尼·里德斯
照明設計 安德魯·沃勒
音響 托馬斯·斯特雷貝爾
視頻設計 松克·費伊克
主演
喬西·埃德勒 盧卡斯·伯曼
艾瑪·卡特 艾琳·弗洛里
羅米·埃德勒 伊麗莎白·恩斯特勒
沃爾夫岡·埃德勒 安德烈亞斯·斯特潘
理查德·拉廷格 馬丁·伯莫瑟
埃爾菲·施拉特 多洛雷斯·施明格
費利克斯·莫澤爾 馬蒂亞斯·塔特納
帕布羅·加西亞 卡里姆·本·曼蘇爾
雷納·伯格 馬丁·伯格
盧卡斯·伯曼
盧卡斯·伯曼在莫扎特薩爾茨堡和維也納音樂藝術大學接受教育。他的第一個角色是2003年維也納劇院《伊麗莎白》中的王儲魯道夫,2005-2006在萊蒙德劇院的第一個德語版《羅密歐與茱莉葉》中扮演羅密歐。隨后,他應邀到日本演出《伊麗莎白》,并在日本演出了許多作品,包括日語版《歌劇魅影》。2008-2010年在維也納人民劇院演唱《窈窕淑女》中的弗雷德,2009-2011年在《吸血鬼之舞》中飾演阿爾弗雷德。2012年3月,盧卡斯·伯曼和瑪爾楊·莎西發行了流行歌曲專輯《空氣與愛情》。2013年春季,他進入了奧地利電視臺“舞蹈之星”節目的決賽,之后回到萊蒙德劇院最后一次在《伊麗莎白》中扮演魯道夫王儲。2015-2016年盧卡斯·伯曼在《夏夜微笑》中飾演亨里克·埃格曼。多年來,作為維也納舞臺聯盟慈善舞會的組織者,盧卡斯·佩爾曼每年都以電視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在奧地利電視臺“給黑暗以光明”系列節目上。
艾琳·弗洛里
艾琳·弗洛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維也納音樂藝術大學,之后廣泛從事戲劇、音樂劇以及電影和電視的演出。在青年劇院、塔格劇院和下奧地利劇院表演一系列戲劇作品之后,她因在《綠褲子唐吉爾》中的表演而被青年劇院提名內斯特羅伊獎。她演出了奧地利、瑞士和德國的多部音樂劇,包括在音樂劇《瑞士人制造師》全球首演中飾演米勒娜·瓦庫利奇,在《羅密歐與茱莉葉》中扮演茱莉葉,在馬格德堡露天演出伯恩斯坦的《西區故事》中扮演瑪利亞。艾琳·弗洛里經常出現在奧地利和德國電視上(包括奧地利電視臺系列劇《偵探》),曾經在奧斯卡得主澤維爾·科勒的電影中扮演角色,并在耶路撒冷參加了以色列-奧地利合拍的電影《圣經》的拍攝。
伊麗莎白·恩斯特勒
伊麗莎白·恩斯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卡爾騰。1982年她成功地參加了在英國舉行的歐洲歌唱大賽并開始在維也納音樂藝術大學學習。畢業后在城堡劇院登臺演出《瓦萊麗》并出版了幾張CD。伊麗莎白·恩格斯特勒作為電視節目“假日特快”的主持人加入了奧地利電視臺,并從1987年開始主持 “維爾利策”節目。此后還主持過 “大機會”、“我和你”和“快樂結局”等主要晚間節目。伊麗莎白·恩斯特勒主持廣播節目包括“穿越城市”和“行駛在路上”等。除了作為演員和歌手的工作之外,她自1995年以來還主持過“奧地利歡迎你”、“新鮮烹調”和傍晚節目“夏日時光”等。從2012年開始,她又重新登上音樂舞臺。伊麗莎白·恩斯特勒也是“今日生活”的外請記者,專門報道奧地利有趣的人和地方。2016年夏夜喜劇《羅森堡》中,伊麗莎白·恩格斯特勒出演了《日歷女郎》。
安德烈亞斯·斯特潘
安德烈亞斯·斯特潘1959年出生于林茨,自1981年以來一直活躍在舞臺上。他真正的職業生涯始于他在奧地利電視臺《大機會》欄目中表演的傳奇般的薩米戴維斯模仿秀。斯特潘的演出遍及維也納各個舞臺,從小型喜劇到室內劇院再到歌舞表演都有他的出現。2016年,他在默爾比施濱湖音樂節《維克多利亞與輕騎兵》中的約翰·坎萊特, 2005年到2010年擔任摩第嶺喜劇節總監,并于2017年在伯恩多夫音樂節執導了《夢幻婚禮》。他在ORF電視連續劇《絕無僅有》連續四季扮演主角,并從2017年4月起,他一直擔任你好電視臺娛樂節目《澳大利人》的主持人。2016年發行了首張CD“斯特潘的歌“,歌曲來自他的同名舞臺節目。
Musik und Liedtexte Rainhard Fendrich
Buch und Idee Titus Hoffmann
Buch und kreative Entwicklung Christian Struppeck
Regie Andreas Gergen
Choreographie Kim Duddy
Musical Arrangements und Supervision Michael Reed
Bühnenbild Stephan Prattes
Kostüme Uta Loher & Conny Lüders
Lichtdesign Andrew Voller
Sounddesign Thomas Strebel
Videodesign Sönke Feick
Josi Edler Lukas Perman
Emma Carter Iréna Flury
Romy Edler Elisabeth Engstler
Wolfgang Edler Andreas Steppan
Richard Rattinger Martin Bermoser
Elfie Schratt Dolores Schmidinger
Felix Moser Matthias Trattner
Pablo García Karim Ben Mansur
Rainer Berger Martin Berger
In weiteren Rollen und Ensemble:
Carin Filipčić (“Romy Edler” alternierend) Oliver Arno (Walk-In Cover “Josi Edler”)
Viktoria Schubert (Walk-In Cover “Elfie Schratt”)
Sophie Blümel, Anna Carina Buchegger, Arthur Büscher, Barbara Castka, Franz Frickel, Ivo Giacomozzi, Michelle Catherine Härle, Thomas Höfner, Florian Klein, Stefan Mosonyi, Cornelia Mooswalder, Martin Pasching, Jennifer Pöll, Georg Prohazka, Fabian Lukas Raup, David Rodriguez-Yanez, Barbara Schmid, Tanja Schön, Rita Sereing, Karin Seyfried, Alex Snova, Ariane Swoboda
Es spielt das Orchester der VEREINIGTEN BÜHNEN WI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