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榮獲“維克多大獎”,改編自諾貝爾獎得主赫爾曼.黑塞經典童話《就讓我變成一座山》
《就讓我變成一座山》
.png)
童話說唱故事劇場 國際青少年演藝協會(IPAY)
最高榮譽“維克多大獎”(2020)

英國90后天才說唱詩人 改編諾貝爾獎得主 赫爾曼.黑塞經典童話
.jpg)
讀個故事
一年一度的小鎮集市日
森林里走來位神秘人
“許個愿吧,我能讓你夢想成真~”
小鎮頃刻變了樣
叫花子騎上五花馬
豪宅取代了泥瓦房
最后只剩下一位年輕人
“你想要什么?”
“就讓我……就讓我變成一座山!”
精彩看點
1/
神轉折,零說教
輕松接過文學大師給你和孩子的厚禮
大師寫童話,就像用通天魔法做了一席陽光美味的下午茶,為我們和孩子一同接近文學經典提供了通幽小徑。

諾貝爾獎得主,德國詩人、作家黑塞可以說是特別適合親子共讀的一位大師,許多作品都關于對自我和對世界的認知,故事深刻而清澈,不晦澀,也沒“爹味”。《給所有人的黑塞童話》就充滿這樣睿智而輕盈的少年氣。《就讓我變成一座山》改編自這部童話集中的《法爾度的故事》,關于時間的流逝和人的欲望。

戲劇的上半場發生在一天,下半場卻跨越了幾百萬年。童話讓我們走到了時間的前頭,跳脫日常的忙碌和煩惱,任性地放飛想象和欲望,看一看“我們真的需要我們想要的嗎?”“今天在意的會是未來珍視的嗎?”
故事短小,卻充滿反轉。大師只是講了個好聽的故事。想象和選擇,留給你和孩子。
2/
90后天才用少年的方式
讓少年們愛上語言之美
“誰不是聽著媽媽講的故事、唱的歌長大的呢?我愛語言,也愛音樂。愛上說唱——口語的詩歌,對我來說像呼吸一樣自然。”

該劇的編劇、主演,英國90后天才詩人Toby Thompson,是一個標準的在劇場長大的孩子。12歲第一次創作歌詞,14歲開始說唱樂的創作和表演;15歲被享譽全球的嘻哈莎士比亞劇團藝術總監慧眼識才,加入劇團寫作培訓計劃和巡演;16歲開始獨立登臺,被全英各大藝術節、頂尖劇院爭相邀約,演出他獨樹一幟的詩歌說唱。
《就讓我變成一座山》是他的親子劇首秀,扶持該種子項目的英國巴斯皇家劇院激動贊嘆:Toby就是未來!16歲至今,Toby都在這家劇院的兒童劇場打工,是他仰慕的兒童劇導演幫助他實現首秀搬上舞臺。
嚴苛出名的《衛報》藝術評論員極為難得地給出了四星評價:“明日之星正在升起!”由英女王授勛的全球知名教育思想家、創造力專家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看過演出也盛贊其為“語言的厚禮。”

Toby更喜歡稱自己為“舞臺詩人”(performance poet),他的表演風格相對說唱樂更顯溫雅自然,語速平和,美妙而上口的語句像泉水從他口中涌出。他就像個鄰家大哥哥,帶著孩子們輕松踏進詩歌欣賞的大門,如他年少時那樣不知不覺迷上語言的音樂性和情感的共鳴。
3/
講故事
不起眼卻永不過時的財富
相比許多聲光電恢弘的大制作,《一座山》顯現了時代少年輕裝上陣的樸素簡約。一架鋼琴,幾張黑膠碟,一杯放進泡騰片的水、幾座燈火通明的北歐風小木屋……傳遞出溫暖、通透的氛圍,交織著幽默和精巧的機關,讓觀眾恍惚能觸摸到魔法,看見時間的流逝。

Toby如在客廳招待朋友,隨性地彈著琴,放著他日常生活中最心愛的黑膠碟,用他特有的少年視角,毫無愜意地單挑大師童話,時而成為說書人,時而擠入“小鎮居民”湊湊集市的熱鬧,時而和小觀眾玩起語言游戲打發“長途跋涉”的時間……他慷慨地分享原作帶給他的感動和自由的思考空間,讓孩子有機會和爸媽一起品嘗“從此過上幸福生活”以外的童話故事,看見生活朝不同方向展開的豐富可能,和獨立思考的迷人魅力。

走出劇場,親子溝通或許也將收獲富于雙向啟示的新視角吧?

小不點大視界《就讓我變成一座山》
英國 | 童話說唱故事劇場
語言:英語(中文字幕)
建議觀劇年齡:6+
演出時長:45分鐘
演出場次:
4月9日(周六)10:30/14:30/19:30
4月10日(周日)10:30/14:30(成人場)
4月15日(周五)19:30
4月16日(周六)10:30/14:30/19:30
4月17日(周日)10:30/14:30
演出票價:320元/人/票
大小同價,成人兒童均需購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