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五屆老舍戲劇節·陸帕導演作品《狂人日記》
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
享譽世界的當代戲劇導演克里斯蒂安·陸帕,將他心目中的《狂人日記》搬上了中國戲劇舞臺。
第五屆老舍戲劇節閉幕大戲話劇《狂人日記》終于要在2022年7月9日、10日重磅回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延期觀演說明
為方便觀演,購買原2021年10月30-31日/2022年4月9-10日《狂人日記》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的觀眾可持原票觀看本次延期演出。對應場次安排如下:
2022年7月9日 13:00(對應原2021年10月30日14:30場次、原2022年4月9日13:00場次)
2022年7月9日19:30(對應原2022年4月9日19:30場次)
2022年7月10日14:30(對應原2021年10月31日14:30場次、原2022年4月10日14:30場次)
*原購票觀眾如需更換場次,須先行退票,再重新購票。
已購原場次觀眾請務必攜帶原票品到場,憑票觀看對應場次演出。
劇情簡介
本劇改編自魯迅先生于1918年創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話日記體同名小說,故事由講述者開啟,聞舊友生病,適歸故鄉,遂前去探望,卻見其兄嫂未見其人。哥哥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其病狀。細讀方知,弟弟竟發現了狼子村的驚天秘密——“吃人”!日記所有言語錯雜無倫次,雖滿紙荒唐卻盡顯真相……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救救孩子”這聲震耳發聵的呼喊還在耳邊,魯迅與我們每一個人相關,他發出的不僅是那個時代的吶喊,更是這個時代的啟示錄。

“陸帕節奏”解構中國故事
“不喜歡準備好的劇本”的歐陸劇場巨人克里斯蒂安·陸帕(Krystian Lupa),保持他的一貫作風,將這部作品聚焦在“父權權威制”之上。這一手法以“狂人”為人物關系中心,并用“父權權威制”編織出鄰里生態和家庭關系,與魯迅深邃悲切的思想內涵融為一體,在劇作的重構之中,陸帕給當下的觀眾埋下太多命運符號和心靈謎題等待著一一破解。將只有四千多字的魯迅原著小說,竟然改成了4個多小時的大戲,同時加入了很多內容,構建了一個“魯迅宇宙”,其中不僅包括《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藥》《故鄉》等大家熟悉的魯迅作品中的元素,也成為劇中不可忽視的線索。

導演陸帕用一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藝術家的視角,為中國戲劇舞臺貢獻了一種獨特的文學解讀,還貢獻了一種關于夢境的節奏感。
用導演自己的話:
“我想做的,
是打破之前中國人因為作品而對魯迅產生的印象。”
——克里斯蒂安·陸帕
多媒體舞臺,迷離夢境物化呈現魯迅“文學世界”
《狂人日記》劇組曾多次拜訪魯迅故居,邀請專業電影紀錄片拍攝團隊進行影像素材拍攝和剪輯,并在2021年春節期間完成了紹興柯巖魯鎮、安昌古鎮、府山公園、鑒湖、古纖道等多個景點的取景工作。
劇目將廣泛地使用高精尖多媒體舞臺技術,包括全息投影、視頻影像等,除了新穎的表達方式、制作精良的音樂之外,其視覺效果也十分值得期待。
主創人員
編劇 克里斯蒂安·陸帕
導演 克里斯蒂安·陸帕
助理導演 馬克西姆·泰特魯克 葉甫根尼·汝拉維里
舞美設計 克里斯蒂安·陸帕
燈光執行 塔德烏斯·帕科夫斯基
服裝設計 彼得·斯基巴
影像 盧卡斯·特瓦科夫斯基 賈科布·萊赫
音樂 博古米爾·米薩拉
演員表
講述者:陶海
哥 哥:樂曦
嫂 子:李秋晨
趙貴翁:李龍吟
陳老五:劉淑文
狂 人:閆楠
佃 戶:趙琦
母 親:王雯那
大學生:李奎
大 夫:劉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