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樂劇《春上海1949》
不管多少風風雨雨
我們永遠選擇光明
江山如畫,信史如虹
如歌歲月,初心長存
.jpg)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集音樂、戲劇、舞蹈、舞美、多媒體藝術為一體的六幕中國音樂劇。全劇六幕:《春節》《春游》《春寒》《春雷》《春瀾》《春光》。明言“春上海”,借指“新中國”。故事以1949年中國命運轉折點為背景,由真人真事為原型。在黎明前黑暗的時刻,一批教會高中十七歲的中學生懷揣著愛國的初心、強國的憧憬,不畏白色恐怖,超越一己之私,拋卻彷徨猶豫,戰勝恐懼猜疑,不斷做出正確抉擇,迎向光明的新時代,做出令人驚嘆的英雄之舉。

全劇既有反動派的瘋狂和兇殘,也有追求光明的勇氣和智慧;既有大時代的小細節,也有小人物做大事的氣概;既有時局紛雜中的困擾,也有向往光明憧憬未來的堅定;既有兒女情長的誤解與困惑,也有朦朧愛情的真率與赤誠;既有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的辯證,也有喋血街頭真實的犧牲與悲壯。
劇目亮點
.jpg)
“春”代表的是美好壯麗的青春,也蘊含著萬物勃發的希望;名為“春上海”,實為“新中國”。江山如畫,信史如虹,前輩們的初心,與今日之輝煌交相輝映,歌唱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該劇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民族大義使觀眾為之動容,不斷激發著每個人的愛國熱血和紅色基因!
《春上海1949》于2019年首演于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是上音原創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現。作曲兼音樂總監安棟,編劇兼作詞林在勇,導演馬良,編舞李奇,多媒體總監程瑜懷,聲樂指導湯愛民,藝術輔導劉莎,配器編曲李林,音響設計王南南、李昌杰等均來自上音;此外還邀請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音樂劇協會會長鐘浩,國家一級舞美、燈光設計任冬生、服化設計劉輝,以及音響總監金少剛等加盟。充分發揮上海音樂學院專業特長、多學科復合優勢,優中選優,優優組合,為廣大觀眾奉獻出這部高質量的優秀紅色原創音樂劇。
.jpg)
各界評價
《春上海1949》,新穎的劇名富有吸引力。全劇圍繞“春”的季節特征展開,戲劇邏輯縝密清晰,情節跌宕,引人入勝,人物形象鮮明。東西方音樂風格相融的創作,旋律動人,通過獨唱、對唱、重唱、合唱等豐富的表現形式,來刻畫人物、抒發情感、烘托氣氛;本劇在音樂與戲劇上有著不錯的統一和諧度,是一部好聽好看且具有海派文化氣質的原創音樂劇作品。
——游暐之 上海歌劇院藝術創作部主任、《歌劇》雜志執行主編、劇作家、文藝評論家
作為原創作品,《春上海1949》呈現質量非常高,全劇充滿了青春的氣息,愛國主義的濃情,是一部適合大中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主旋律作品。
——張軍 上海戲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我覺得原創音樂劇《春上海1949》這個名字很好,作為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仿佛情景再現,讓我深有感觸。此部音樂劇達到了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故事展開清晰,音樂圍繞戲劇發展激情動聽。
——金復載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前系主任、教授,著名作曲家
音樂劇《春上海1949》,具有上海地域特色,又有真人真事為原型。通過春節、春游、春寒、春雷、春瀾、春光等場景,圍繞“春上海”,描寫“新中國”的到來。是一部集音樂、戲劇、舞蹈、舞美、多媒體藝術為一體的六幕中國音樂劇,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
——王曉寧 研究館員、國家一級作曲、上海群眾藝術館原創作部主任
該劇緊扣“春”字主題敘述展開,文本扎實,結構有序,脈絡清晰,集音樂、戲劇、舞蹈、舞美和多媒體藝術于一體。劇中的情節動人、情感真摯、唱段通俗易懂,舞臺表現虛實結合得當。這是一部“音樂思政”的文藝黨課,用音樂劇講述中國故事的同時,進一步激發青年一代為新時代發展而奮勇向前。
——陳潔 上海藝術研究中心研究部
.jpg)
主創陣容
出 品 人:裴小倩
藝術總監:廖昌永
總 監 制:徐衛
總 策 劃:曹榮瑞
總 制 作:馮磊
制作統籌:郭愷 湯雋杰 吳學霆 史明陽 樂佾真 陸駕云
項目統籌:韓斌 伍維曦 章斌
制 作 人:安棟
制作執行:吳佳 承倩雯
作詞/編劇:林在勇
作曲:安棟
導演:鐘浩 馬良
舞美/燈光總設計:任冬生
音樂總監:安棟
舞蹈總監:李奇
音響總監:金少剛
聲樂指導:湯愛民
配器:李林
藝術輔導:劉莎
音響設計:王南南
多媒體設計:程瑜懷
服化設計:劉輝
演員陣容
方書劍 飾 鄭揚帆
蔡 淇 飾 林安邦/軍警
王梓庭 飾 陳新新
李煒鈴 飾 柏玲
湯愛民 飾 謝麥倫
白瀚翔 飾 陳新生
于濱嘉 飾 鄭將軍
江澤辰 飾 柏父
苗宸宇 飾 戴維
林榮康 飾 曾先生
石玉鐸 飾 軍警
.jpg)
演出單位: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系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成立于 2002 年 9 月,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音樂戲劇學科和教研基地之一。作為上海音樂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科中重要的支柱專業之一,以藝術學、音樂、戲劇與影視學等多學科為基礎,著眼于音樂劇市場發展趨勢,聚焦國際音樂劇舞臺前沿,以培養在上海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科”方向引領下的 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應用型、全能型的音樂劇表演人才為宗旨和目標。
20 多年來,音樂劇表演學科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教學原則, 在學科建設、科研創作和藝術實踐等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對國內音樂劇專業的開創和建設,具有很強的先導意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依托上海音樂學院以音樂為主導的音樂劇創作和排演的教學模式。如系主任安棟教授創作的紅色題材音樂劇《春上海 1949》《忠誠》, 前任系主任金復載教授、趙光教授等作曲家創作的《海上音》《湯顯祖》《愛·文姬》《六祖慧能》《我為歌狂》等二十余部原創音樂劇。近年來內,多部原創音樂劇相續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及推廣等項目的資助,成為全國同行業中原創音樂劇出品最多,影響力最大的教育單位,廣獲業內好評。
指導單位: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音樂學院
承制單位: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
合作單位: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