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導演作品 后人類三部曲之《變形記》 時間:2023.07.13-07.16 場館: 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票價:180/280/380/480 微信訂票:18515362586 電話訂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2021阿那亞戲劇節特邀劇目
2021新京報年度十大戲劇
卡夫卡同名小說改編
導演 李建軍
文本/改編 馬璇
一個被剝奪了睡眠的快遞員的白日夢,
一次關于“變形”的四重奏。
(攝影:大壯)
清晨起床,發現自己變成一只甲蟲,該怎么辦?面對卡夫卡小說中的經典問題,李建軍導演用戲劇藝術,給出了新的解答。
話劇《變形記》,改編自卡夫卡的同名小說,講述快遞員主人公變成甲蟲的故事。該劇曾在2021年于阿那亞戲劇節期間首演,是阿那亞戲劇節前半期豆瓣評分最高的作品。2021年12月,《變形記》作為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劇目在國家話劇院上演,開票以來便廣受關注。
從《變形記》,到《世界旦夕之間》,以及去年烏鎮戲劇節大熱的《大師和瑪格麗特》,李建軍導演持續改編三本文學名著,并結合多種多媒體影像技術,拓展舞臺表現的語言。作為多媒體影像戲劇三部曲的首部作品,《變形記》顯然具有強烈的開創意義。
媒體評價
戲劇是將觀眾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變形記》卻將“日常生活”搬上舞臺,在劇場里注視著平日生活的景象,跳出主視角,成為審視自己的局外人。
——郭楠,《錢江晚報》
在《變形記》中,李建軍重構了卡夫卡的原作,旅行推銷員格里高爾的身份置換成當代中國的快遞員,整個作品以直觀的身體表演,以舞臺上扭曲的身體呈現“變形”的主題,以物理性極強的肉身變形來直接地表現“人的異化”。
——柳青,《文匯報》
仿佛從臺上那個變成“蟲子”的格里高爾身上也看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影子,那種在生活中,被迫“變形”的無助與被遺棄的心酸……
——劉藝琳,《北京青年周刊》
在極簡的舞臺上,百年前歐洲作家對人心的犀利剖析,與當代中國導演對世態的深入體察,形成一組復調,在推進中或交織,或游離,始終密切呼應。
——黃覺,《新京報》
卡夫卡原著改編,被忽略的快遞員的一生
現代文明與人的異化,是藝術創作中永恒的話題。其中,卡夫卡創作的中篇小說《變形記》最具代表。他以簡約諷喻的筆調,描繪推銷員的底層生活,講述一則“人變成甲蟲”的寓言。
卡夫卡生前籍籍無名,死后頗受崇拜。他充滿反差的人生,似乎也迎合著《變形記》的悲劇內核。今年適逢卡夫卡誕辰140周年,重溫他的作品,亦是懷念他最好的方式。
小說雖寫于1912年,但卡夫卡極具荒誕的現代主義風格,仍不斷給藝術家以啟發。一百多年來,《變形記》在世界各個國家,以舞劇、啞劇等不同藝術形式呈現。
李建軍導演的改編,無疑是對經典文本本土化的又一次精彩嘗試。他將小說中的推銷員格里高爾改為快遞員格里高爾,“編號A659,服務總單10254單”,用數字標記主角的存在。
快遞員作為城市中熟悉的陌生人,他們支撐著數字化時代的高速運轉,卻在系統和數據中作困獸之斗。《變形記》給快遞員提供了一個被看見的舞臺,讓觀眾從演員的自白和怒吼中,走近他們的生活。
工作使人變成甲蟲,社畜何處尋自由
我們多少都能從格里高爾身上,發現自己生活的影子:漂泊在外的打工人,過著零件一般的生活,擔心生病,不敢請假,為績效和賬單焦慮。
人變成甲蟲,是卡夫卡的荒誕式想象,更強化了打工人無處可逃,動彈不得的處境。而在話劇中,李建軍導演解構了卡夫卡式的異化,并賦予其以希望。成為甲蟲的結局并不全是悲慘的,在自己的房間里,它可以躺平,擺脫系統的規訓,擁有“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爬行自由。
恰如李建軍導演說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逃逸,但在藝術里可以。”話劇《變形記》,為打工人創造了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小房間,充滿顛覆、想象和可能性。
.jpg)
全新影像與舞美,打造升級版《變形記》
人變成甲蟲,喻示著人的異化,人際關系的扭曲與變形。格里高爾困在房間內,不能靠送外賣供養父母,無法替妹妹支付高昂的音樂學院的學費,家人日漸對他產生了厭惡之情。
話劇的亮點,在于對“異化”的藝術化表達。一個半小時的話劇,全程沒有對話,只有四個演員的獨白。不同的性別、音調和方言組合成四重奏,和諧卻又孤單,充分展示現代社會的疏離感。
演員在臟衣服堆中爬行、挪動,用肢體極力表現人的扭曲。即時影像的加入,更放大了“甲蟲”的肢體、毛發和情緒,觀劇時感官沖擊撲面而來。
主要演員
張加懷 飾 格里高爾
安顏 飾 格里高爾的妹妹
夏心 飾 格里高爾的媽媽
崔瑋 飾 格里高爾的爸爸
主創
導演 李建軍
獨立劇場導演,生活工作于北京,2011年創立“新青年劇團”。李建軍是中國當代劇場藝術的重要實踐者,他的一系列劇場作品體現出對普通人生存情境的關切,他將視覺藝術的歷史性經驗和對劇場媒介的研究結合起來,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創新精神,近年來,他的系列作品因其批判性的文化立場和對劇場美學的探索而受到廣泛關注和爭議。
新青年劇團
新青年劇團由李建軍導演創立于2011年,是活躍在北京的獨立劇團,致力于探索新的劇場美學,以劇場介入中國當代生活。曾受邀參加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烏鎮戲劇節、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德國魯爾藝術節、意大利VIE藝術節、德國邵賓納劇院FIND戲劇節等國際藝術節。代表作品包括 :《狂人日記》《美好的一天》《25.3km的童話》《飛向天空的人》《大眾力學》《人類簡史》《帶電的火花》《變形記》《世界旦夕之間》《大師和瑪格麗特》。
導演 李建軍 |文本/改編 馬璇 |燈光設計 陳俠吉 曹國杰 |影像 危凱 |服裝造型設計 吳蕾 艾思彤 |戲劇構作 張維一 |助理導演 楊明晨 肖競 |形體指導 潘曉楠 |音響設計 王岱威 田雨霖 |舞美設計助理 張曈 姚雄俊 李昕 |多媒體 李林坤 曹嬋 |化妝 蔣乙瑤 |道具 安思怡 |舞臺技術 劉雙資 |舞臺監督 曹依然 |執行制作 秦夏昕 |制作助理 賀煜寒 |制作人 王青陽 |出品 新青年劇團 |海報設計 Company Per Form |特別鳴謝 陳旭人人
|